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具有制度性、群体性、部门性、集团性等特征。腐败案件多发成因在于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市场微观经济活动,权力监督机制缺陷,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漏洞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的预防和治理策略是在借鉴国外预防和治理腐败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构改革,加强社会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提高各级人大对政府的监管力,重建清廉文化,提高领导干部自律能力以及多维度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2.
文章主要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网络异化对网络情绪传播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情绪传播主体意识退化,网络情绪信息复杂化,网络情绪感知与体验层次化,网络情绪表达与评价随意化,网络情绪调节与控制困难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3.
王庭东 《齐鲁学刊》2004,1(1):136-13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通过专利保护而被异化为一种投入产出活动,这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反过来科技创新活动又异化了生产关系,从微观层次看它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适应科技创新并对此几乎形成垄断;从国际经济关系看,在当代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新的依附。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采取对策来应对这种异化。  相似文献   
114.
以老子"复根"、"玄鉴"的思想方法,解读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及其嬗变的思想根源。老庄以至真、至纯的初民社会为镜鉴,批判和反思现实社会的战乱、压迫和文化异化、文化工具化倾向,其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继承了老庄的社会理想,反对政治和文化专制,"越名教而任自然",由救世转向救心,由救人转向自救,由彼岸转向现实此岸,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放情于山水之间,开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仕隐道路,对中国古代隐者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以老庄至纯、至朴、至真的理想社会为镜鉴,反思社会文化,促成了魏晋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发展 ,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更是当今人们的热点话题。人的发展只有当其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同步协调发展时 ,可持续发展才会由理想变成现实。缘于传统理论的误导和认识上的错误 ,导致实践上主客体关系的对立 ,发展走向了反面———“发展的异化” ,探讨异化根源 ,消除或避免“发展异化” ,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16.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语言受思维模式的支配,朝汉思维模式有类似或部分类似之点,这可以通过移植或部分移植的方法来实现,而思维模式完全不同的,可以通过转换的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对异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从四个方面对异化加以规定,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异化理论,至今仍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有可鉴之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当今中国,出现了一些公共权力异化的现象,公共权力异化是当前社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