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网络热词点击率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大。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热词英译的归化、异化及其翻译策略,为异国文化的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也构成了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文化等值已成为翻译界的更高标准,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归化和异化策略各有侧重,它们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灵活适当的归化和异化不仅能够很好地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中,而且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论述了翻译、思维差异和文化信息传递的关系。翻译是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文化信息的翻译在源语和目的语中就存在很大差异,具体翻译实践中要在归化和异化中找到最好译文,尽量克服翻译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 ,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 ,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涵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 ,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 ,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 ,谚语的英汉互译应以异化为主 ,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翻译时采取何种手段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处理外语文本时有的译者刻意采取归化的方法 ,有的则采取异化手段 ,旨在保留语言和文化异质。异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 ,归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译者要把握好度 ,努力在异化和归化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如何应对全球视野下的语言生态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自然生态平衡一样,语言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英语的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语言生态平衡,使得语言的多元化受到空前的挑战,语言生态正处于急剧恶化之中。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遵循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应保护和加强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寻求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字母词”的流行及其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与日俱增,形式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内语言学家、媒体及大众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探讨汉语中字母词汇:1.字母词的六大分类;2.字母词流行四大主因;3.汉语对字母词驯化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前赤壁赋》看汉语典故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汉语典故的相关理论以及其在翻译上带来的各种困难,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典故英译出发,提出英译汉语典故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