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9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535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This study examines gender construction among dual‐career newlywed couples in a collectivist cultur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0 heterosexual Singaporean couples reveals aspects of the collectivist norms (e.g., doing family, we‐consciousness, marrying one's equal) that are favorable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equality. Additionally, as couples respond to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pul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begin to organize their relationship around both careers. Incorporating egalitarian values becomes a pragmatic move carried out through five direct processes: (a) career as central to the relationship, (b) flexible allocation of household duties, (c) open dialogue regarding conflict, (d) equal say in decision making, and (e) internal self‐reflection.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82.
网络传播与审美文化新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必然影响和促成审美观念的变迁。方兴未艾的网络传播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审美感知世界的方式。网络传播对当代审美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催生了新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孕育了新的价值观和审美精神,刷新和激活了自由与共享、自主与平权、互助与奉献、开放与兼容等现代审美意识,极大地拓展了审美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83.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为一元、农村为另一元的城乡分隔和差异状态;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明显和城乡分隔刚性,而改革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走出二元社会结构既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又有利于当前中国农业面貌的改变、工业效益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心理的平衡和城乡环境的改善;走出二元社会结构应该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创建促进城乡一体的新制度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84.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一方面是发展城市工业化,更重要的方面是发展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以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行体制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造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5.
继 90年代初始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持续下降 ,从供给角度描述工业化过程的传统二元经济理论 ,已难以解释我国现阶段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因此 ,本文提出工业化就业与需求假说 ,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 ,并实证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就业需求与工业化变动 ,说明非农就业等需求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 ,为二元经济下的工业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对1970年代诗歌的细致描述,以期对这一时期的新诗作价值重估,并对二元思维对1970年代诗歌以及当下诗坛的影响加以阐释,对此一时期的诗歌作一客观地梳理。  相似文献   
87.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再度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西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覆盖面窄、保障体系不健全.要改善和加强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采取有重点地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8.
本文先给出了一个反例,指出第一章P_(10)—结论不真,然后给出一个分配格的等价条件,最后讨论了生成幻(生成对偶幻)的运算性质。  相似文献   
89.
中国朝鲜族是在朝汉双语双文化基础上学习英语,因此在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朝鲜语和汉语的双重迁移。朝汉双语人完全有条件调动已掌握的两种语言的知识系统,进行英朝、英汉双重对比分析,从而引导双重正迁移,努力减少负迁移,有效地促进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0.
文章结合分析郁达夫小说多以失意落魂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进行大胆的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特点,并联系他的主要作品,对"零余者"形象加以剖析,挖掘其历史渊源,对其蕴含的社会历史内涵及审美价值作出评价,引导读者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