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72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253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鸦片战争时期,先进士人逐步摆脱传统的“天下”观念的束缚,从“天朝大国”、“华夷之辩”的心态中觉醒,眼光开始超越“天朝”的围墙,用近代世界的眼光来关注外部世界,开始将中国的命运与外部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正是近代世界观念的觉醒。受传统世界观的影响所导致的整体性世界观念的滞后,成为决定中国早期近代化成败最重要的深层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统特务机关在国统区建立了常设邮件检查机构,形成了一整套邮件检查制度,邮件检查组织得到极大扩张,检查空前严密。直到抗战结束半年多以后,国民政府才停止对邮件的全面检查。邮件检查是对人民言论通信自由的破坏,同时也对邮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信誉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3.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及中国东部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为求生存,在国民政府西迁政策号召下,全国范围掀起了人口"西进运动"。人口大省河南不仅人口数量迅速减少,人口结构也有变化(表现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等方面),而且打破了传统东多西少的人口地理分布。河南人口的西迁,对缓解人地矛盾、加快偏远地区开发等方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由战争引发的被动迁移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4.
美国建国伊始便把海洋自由视为外交活动的主要原则之一,主要体现在捍卫中立国权力和航行自由权益方面。在欧洲,美国同英法等传统强国就航行自由与中立国权益开展积极的外交乃至军事行动;在地中海,美国先同巴巴里海盗国家虚与委蛇,待国力强盛后通过武力彻底解决了这些国家对美国在地中海贸易的骚扰。这些外交和军事行动虽起因不尽相同,但最后签订的条约多有维护美国外贸、航运的条款,也表达了美国早期朴素的海洋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85.
86.
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鸿石 《河北学刊》2002,22(2):141-145
抗日战争时期 ,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 ,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7.
尹倩 《学术探索》2004,(9):112-115
近年来,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个案研究、区域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大大拓宽,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施军 《齐鲁学刊》2004,(2):139-142
五四文学革命后,才出现了从文学观念到作家及作品的现代化品格的全面含蕴,因此以1917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是适宜的。1917年之前其他时段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五四文学革命质的飞跃准备了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89.
丁晓杰 《阴山学刊》2007,20(1):68-72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将其侵略矛头又指向华北和西部内蒙古。先以支持“蒙古独立”为诱饵,笼络当时提倡蒙古高度自治的德王,终将其拉入自己怀抱。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了西部内蒙古,为了更加有效地统治这一新占领区,由煽动“蒙古独立”开始转向提倡“民族协和”。政策转变的原因首先是为了稳固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其次是防止已实行“自治”的伪满洲国“兴安蒙古”出现离心倾向;第三是优先考虑维护与汪精卫伪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川军作为旧中国的地方实力派军队,虽然在一系列的内战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抗战时期,他们从民族利益和自己的生存出发,大多数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推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