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303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文章从教师和教材、教学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和非智力因素训练等方面 ,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2.
中美MBA教育的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美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以及学生选择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指出了中国目前MBA教育的不足 ,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以提高我国目前MBA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3.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4.
创新教育不容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作为培养和创造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高等院校 ,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能力 ,还包括创造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科学素质的创新教育难以完成 ,人文精神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等院校应进行博雅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45.
乒乓球运动需要人才辈出。“塔基”式的人才培养是在众多的基层单位有组织管理的全民健身运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工作 ,需要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 ,利用课余时间、两个假期以及双休日有目的地培养和发现有潜力的运动员人才。培训过程需要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 ,这样做有利于少儿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 ,有利于基本功形成专业化 ,并且能够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同时 ,业余训练能够出成绩 ,能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46.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的知行观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价值。他认为只要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主动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还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以致用,只有学而有用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杨万里强调知行并重,倡导和弘扬力行精神,具有积极入世的品格和刚健求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47.
试论道德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精神的界说而界说道德精神,通过道德的目的而推定道德精神的内容,通过道德精神的内容阐述其意义,从而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的失误是忽略道德精神的培养,强调指出,在我们以后的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把道德精神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48.
在改革开放的特区,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这些革命优良传统与特区的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不断发扬光大、发展和深化,构成了特区道德文化和深圳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成为特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9.
中西文化的交汇撞击,使得中国文化精神舞台呈现多元态势,有正向的、有利的因素,也有负向的不利影响。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现在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系列完整的精神、准则和原则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0.
近代以降,王学再度复兴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中,其意志主义倾向严重损毁了心学传统的理性向度。在西学强势的持续冲击下,现代新儒家之主流力图以会通中西的方式重建心学传统的形上学体系。徐复观从中西哲学之不同路径出发.以“形而中者谓之心”的命题消解了心学传统近代衍化中的本体论致思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