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303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狼图腾》独特的选题和精彩的故事吸引了大众,深邃的思想和新颖的论点引发了评论家们的兴趣,草原狼不屈的强者精神是本文论述的重心。  相似文献   
99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不仅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民族文化,让大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锐意改革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全员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长期性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小说是游戏的和小说是载道的,这一直是小说观念中纠缠不清的两种观点。文章从小说创作中的游戏精神和欣赏中的游戏精神来论述小说的本性是游戏性的。游戏的真实比模仿的真实更接近世界的真实;小说欣赏中的游戏精神使小说的文学性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994.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既是对审美对象特征或艺术品味、风尚的抽绎,同时也积淀着人们特定的文化——心理感受和精神指向。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诞生,使崇高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它在康德那里不但与优美一并成为解析判断力的两大范畴,更在其“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人类学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学哲学的理论视野下,崇高这一文化美学的有机元素,或可在纯粹精神领域里化作各种人生目的和理想,并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寻有限生命的意义和境界。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培育和塑造高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理性的民族精神,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社会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学校有良好的教育机制.学校应探寻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二者的完美结合,既要强化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指导,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校园文化氛围,并加强学生广泛的社会实践,从而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能全方位地展开.  相似文献   
996.
深入地探讨了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民族精神的意义,并针对当前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提出了对策,强调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把教师正确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塑造深厚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97.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发展、社会制度、科技政策的合理性、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科学中提炼和凝结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优秀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的化身。我国的科学技术要发展,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98.
公民精神是社会成员基于公民身份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所应具有的品性、能力与资质,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范畴.公民精神对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民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学校、社会、政府三方面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999.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我国人身权利保护方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文章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无法周延地概括精神抚慰制度,并从四个角度透视了该解释:权利型客体的重新排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精神抚慰制度的新建、“一事不再理”诉讼原则的新认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新解。以期使精神抚慰制度以较完整的体系体现在已列入立法规划的《侵权责任法》中。  相似文献   
1000.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校训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力量与精神追求,是对大学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因此,实践大学校训,可以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