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5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管理学   38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27篇
丛书文集   1385篇
理论方法论   886篇
综合类   8175篇
社会学   1812篇
统计学   10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1199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872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2 毫秒
5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型农村"是"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型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过程还是推广过程,都存在着制约技术创新的因素,尤其是资金问题、体制问题和人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2.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在初中英语教育中设计了三种类型的任务,1、与生活相关的任务2、学以致用的任务3、综合性展示的任务,以上任务源于教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3.
我国“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到目前为止,其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研究性学习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然后就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内涵和特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综述。  相似文献   
54.
撷取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和逻辑遗产的精华,引出对今人思维表达有益的借鉴,是中国逻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中华先哲思维艺术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再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围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学位课程教学、学术实践和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写作、导师指导以及教学科研管理诸方面论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6.
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角度出发,介绍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环境经济学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与研究做了展望。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提高,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内容会更加全面并逐步深化,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57.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种种偏离。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要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把“回到马克思”和“回到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58.
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如何在“教师专业化”框架中获得发展,是优化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所在。高等数学课程编制应当坚持以知识性、探究性和延展性为特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9.
教师效能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效能感的主要理论模型建构主要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教师效能感通过教师行为而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0.
初唐文人的总的历史使命是清算六朝美学,摆脱其影响,从而建立起自己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态,这个过程是蝉蜕进而新生的过程,最终由陈子昂完成了这一使命。初唐美学精神主要是:人文主义精神、有为于世的进取精神等。初唐人的审美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变革了汉魏古体,形成了独有的体格;变革了六朝风格,形成浑成的风调,构合为初唐美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