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71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668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5080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84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人才成长、培养和使用的环境是否和谐,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转化,直接决定人才成长的速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使用的价值。人才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交换体,人才在其中能够与人才群体、人才组织、人才社会各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至形成综合的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生态系统,最终促使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2.
犯罪构成的阶层性或平面性。不能决定“法庭话语权的平衡”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犯罪构成模式能够设置一定的诉讼规则,体现一定的诉讼职能和目标。大陆法系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模式,设置的是普通法系的可废除诉讼规则。由于缺乏程序要件的保障,虽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却有损司法公平,不利于人权保障,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3.
中国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疗卫生是与国民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所以医疗卫生服务的生产效率如何倍受人们的关注。运用DEA模型可以对中国各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效率高低的原因。结果显示,虽然总体上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生产效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并且地区间即便都是高效率或者低效率的地区,其投入和产出水平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4.
据渭河流经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渭河水质现状,通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有关工业、生活污水管理排放标准比较分析,提出在加强监督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同时更应重视渭河流域生态环及环境建设与保护在渭河污染治理、恢复其应有功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邓小平所讲的效率以劳动生产率为核心 ;邓小平所讲的公平以经济公平为基础 ;邓小平所讲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邓小平的效率公平思想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效率公平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76.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7.
举证制度关乎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与否 ,庭前证据交换是举证制度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现行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纰漏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从审判实务的角度阐述了完善证据交换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8.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逐渐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视角,蕴含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吻合的自然观。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为典型表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诠释和剖析,阐述了“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7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但是人类现有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无偿掠夺的基础上的,结果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受破坏。要消除目前的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转变消费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0.
利用过去17年我国上证综合指数的历史数据,根据股票市场大的波动周期分五阶段经过EGARCH(1,1)模型估计,以验证市场对信息冲出的反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尚未达到弱有效性;存在正负杠杆效应交替出现的现象,表现出信息不对称性,但是这种不对称性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