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423篇
理论方法论   150篇
综合类   2989篇
社会学   118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祯中 《南都学坛》2005,25(1):113-115
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人多地少、人增地减、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生产环境恶化、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对农业资源进行多目标、多层次、多环节的全方位开发利用,使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统一起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建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2.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步伐使得主体语言逐渐取代少数语种,威胁着少数语种的存在与发展,造成了语言的生态失衡。因此,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语言规划,维持和保护少数语种。  相似文献   
23.
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是经典的理论议题,又是紧迫重大的现实政策问题.本文从生态运动入手,系统介绍作为生态运动理论基础的绿色福利主义,并以生态健康科学为基本理论视角,简要探讨新型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及其革命性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24.
建筑师和生态学家对环境和建筑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借鉴生态学家的认识 ,建立一种整体的建筑观念。依托整体生态观和系统观念建立起来的整体生态建筑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建筑系统在全寿命过程中 ,持续地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相互作用 ;其二是建筑系统对周围生态系统会产生空间置换影响 ,而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25.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26.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阐明了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可持续旅游是人类为了应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日益严峻的环境、社会、经济危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追寻的必然方向。实践证明,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具体形式;分析了中国对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响应的背景及实施可持续旅游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强调了可持续旅游项目及相应对策,应加强科学规划,有效的管理,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27.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审美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发育起来的文化形态。早期青海先民在与自然的依生关系中,形成了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审美意识。同时青海自然环境的多样化促成了各民族审美意识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8.
福建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思考与若干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实现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压力。结合福建省实际 ,提出建设生态强省的内涵与意义 ,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发展思路与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9.
“生态文艺学”作为一门新兴文艺学科 ,由于学者们所存在的视域差异及遵循的学术范式不同 ,其预构的文本存在着很多可写的形式 ,这本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态毕竟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检视 ,使它朝着理想的文本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30.
文章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宁波影响、宁波与上海关系、新区建设与老城保护、宁波平原生态环境评价、城市特色塑造等今后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