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2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266篇
综合类   1323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hypothesis that preschoolers' performance on emotion and cognitive tasks is organized into discrete processes of control and understanding within the domains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Additionall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 among component processes using mother report, behavioral observation,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s of emotion control. Participants were 263 children (42 percent non‐White) and their mothe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approaches of measuring emotion control were unrelated. Regardless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 a four‐factor solution differentiating emotion control and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ve control and understanding fits the data better than did either of two two‐factor models, one based on domains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across processes, and one based on processes of control and understanding across domains.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plicate those of Leerkes et al. in describing a differentiated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processes in early childhood while also extending these conclusions across samples and across measurement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emo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102.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但无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都只是对诗歌的片面认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算是较为完整的诗论。但二者的关系却并非是平行的、对等的,即二者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在纵深向上,在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诗歌的产生及其本质。对于诗歌的产生而言,言志说揭示了其充分条件,缘情说则指出了其必要条件。而对于诗歌的本质而言,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是人们对诗歌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流到源、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3.
栗原小获、伊丹才让、南永前三位当代少数民族诗人诗作的外部风格的共同点是对本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作整体热烈,激情豪迈。又由于诗人的生存环境,所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差异等原因,诗作呈现的语言风格十分别异。三位诗人诗作文本的文化超越性是诗作抒情主体所袁现的人类之爱,是抒情主体在诗中所表现的超越民族、超越个体的文化关怀和文化命运感。  相似文献   
104.
论文本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确定文本的意义,是文论史上的一个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持无意义观者认为,言不及义,语言是思想的糟粕,不能反映真理;客观主义文论认为,在文本中,存在着或隐藏着一些固定的意义,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当代阐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文本和理解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意义就存在于这种不断的对话关系中.人就是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自我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5.
钢琴演奏首先取决于审美情感,它表现为演奏中不同的情感状态。而这一切都受到个人内心活动与必要条件的制约、支配,具备了这些内、外在条件,才能最终实现审美情感的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106.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认识社会主义视角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视角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关注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他们视角转换的特定背景和原因,总结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07.
"贵农"的思想宗旨既总结和传承以前以农立国,崇本抑末的政治理念,也是为解决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提出的经济方略,再次提出衣食为民之本,民又为国之本。强调人民"衣食饶足"是整个社会稳定基础,以及国家粮食储备事关重大,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等一系列"贵农"爱民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08.
"梦蝶"寓言历经千载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然条分缕析,大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解释抉发其梦幻之义,因其中多羼杂着浓烈的情绪感受,故称之"情"的体验。第二类解释则从"梦蝶"寓言中寻绎出万物变化的道理,故称之"理"的思致。第三类解释以齐物之境解读蝴蝶梦,故称之"境"的领悟。三种解释路向各有其合理之处,自成一说,但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而且它们在理解的层次上是有高低之分的。  相似文献   
109.
理解的对象是文本,音乐的文本指的是用符号记下来的乐谱按照规则而组成的乐句系统。因此,理解西方音乐的关键是对西方音乐文本制度的正确解读。首调唱名法的制度原则给予我们对理解西方音乐最大的启示是,"音"与"乐音"之间的重要区别,即"音"要在具体的音乐制度体系中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诗发性情之和。诗人性情之产生与出现 ,常常与他生活的社会时代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 ,并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谢灵运生活在晋宋交替时期 ,士族政治地位的下移 ,给他的心灵带来了种种创伤和忧愤 ,为此 ,他在政治上曾作过努力的奋斗 ,但失败了。他的诗歌创作便是在这种境遇下展开的 ,因而具有强烈的士族感情色彩 ,忧时悯世 ,慷慨凄婉 ,孤寂冷峻的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