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72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to workplace bullying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We hypothesised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perception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and that employee benevolence acts as a moderator. A survey design was employed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among business professionals (n?=?1148). The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partial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to bullying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The mediation process was stronger for those reporting more benevolent behaviour, suggesting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is greater among those scoring high on benevolent behaviour.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highly benevolent employees are more affected by exposure to bullying behaviour, although the effects were equally detrimental, irrespective of benevolent behaviour, when employees were exposed to very high levels of bullying. The study advanc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at govern outcomes of exposure to bullying, highlighting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and examining differences concerning high or low benevolence employees.  相似文献   
442.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JD-R) model is an influenti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how job characteristics foster employee well-being. Differing from the cross-sectional focus of most JD-R model reviews, this meta-analytic review uses longitudinal evidence to validate the essential assumptions within the JD-R model. We highlight two aspects: (1) The assessment of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longitudinal studies, and (2)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ssential assumptions – the impact of job characteristics on well-being, and vice-versa – with 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metaSEM). We included 74 studies and evaluated their quality. Eighteen studies suffered from serious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whereas 29 studies (39%) were considered high-quality studies. Our 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confirmed the essential assumptions simultaneously. The quality of the studies also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goodness-of-fit indices. The models with reciprocal assumption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well-being fitted the data best. The findings of this meta-analytic review suggest that the JD-R model is an excellent theoretical basis to assess employee well-being for a broad range of organisations. However,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clarify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well-being,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challenging and hindering job demands on work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44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两权分离”为主线的 ,实践表明 ,在国有制内涵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两权分离”改革未能解决国企问题 ,反而更加暴露了国有产权的内在缺陷。职工持股的主张试图跳出“两权分离”的思维定式 ,以此解决国企产权问题。但是 ,这种主张在理论上乃是对马、恩当年提出的“社会直接占有”的一种简单化理解 ,在实践上则已被前南斯拉夫的改革失败所证明是行不通的。“全民股份所有制”也属于职工持股主张的一个改种 ,它既不能解决国有产权的内在问题 ,如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统一等 ,所而引出新的问题 ,如分配与绩效脱钩、坐享其成以及领导体制上的倒退等  相似文献   
444.
乡镇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很多国民经济指标的测算 ,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乡镇企业中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统计数据与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相比较 ,发现二者有较大的差距。该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 ,测定了这一统计偏差的幅度 ,并尝试找出集体所有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统计偏差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项研究结果 ,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5.
员工持股计划重启是我国资本市场助力企业维持人力资源禀赋、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并未达到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理想效果,反而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但对投资不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在市场化程度欠发达地区,员工持股计划与非效率投资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大股东定向受让、股东赠予方式下,高管认购比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研究结论证实了当前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长期激励效应不足的现状,为监管层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对投资者决策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446.
李志生  金凌 《管理科学》2019,22(9):67-81
2015年~2016年股灾以来,"国家队"救市是否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A股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数据,探讨"国家队"救市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有效降低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且这一作用显著区别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国家队"持股稳定股票价格主要体现在对异质性波动的降低上,对系统性波动则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通过改善信息环境、降低噪声交易、稳定投资者情绪以及减少投资者异质性信念来降低异质性波动.本研究拓展了政府干预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相关的发现,对危机期间资本市场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47.
立足于三类沉默行为的不同动机,将西方理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员工沉默影响机制的 整合模型。 具体地,分别从不介入动机、躲避动机及防御性动机视角出发,依次构建了默许性沉默、漠视 性沉默及防御性沉默的预测因素,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预测,不同动机下的员工沉默,其影响因 素不同:(1)关系取向显著预测防御性沉默,且受到心理安全感的中介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2)情感 承诺与漠视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组织嵌入的中介及组织建言氛围的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与默 许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消极自我评价的中介及归因定向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理论上有望为员工沉默 领域贡献新的知识,实践上可增加管理实务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448.
创新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创新离不开员工.基于2017年收集的83家企业、80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匹配理论视角,以人岗匹配(包括要求—能力匹配和需求—供给匹配)为中介变量,探究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包含的能力管理、动机管理、机会管理三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正向作用,要求—能力匹配和需求—供给匹配在上述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且要求—能力匹配在高绩效工作系统、机会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大于需求—供给匹配的中介作用.建议组织在设计和实施高绩效管理系统时,要注意发挥各管理实践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员工的人岗匹配水平,进而促进员工创新.  相似文献   
449.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肇生于计划经济时代,起初专利权由国家所有、单位持有的模式具有较为浓厚的时代特色。2000年《专利法》修改时将该规定删除,并建立了以法定权属规则为主,辅之以约定权属规则的“雇主主义”模式。尽管此次修法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产业变革和技术革新需求相适配,但仍存在转化结构失调、激励机制失效和交易效率失衡等问题。横向考察国际视野下的职务发明权属制度可以发现,现有的雇主主义模式和雇员主义模式两种主要立法例均未臻完善。将专利权完全归属于雇主抑或是完全归属于雇员发明人,势必在二者之间产生职务发明权利分配不公的争议,进而导致雇主与雇员发明人之间的严重隔阂,从而抑制雇员发明人的创新活力或雇主的投资积极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打破绝对的“雇主主义”和“雇员主义”立法路径,采取混合主义的立法模式。我国职务发明权属制度采取“雇主主义”模式是实现职务发明创造转化和运用的根本途径,但对于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增加财产总量仍存有不足之处。我国关于职务发明权属制度的改革应当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采取“执行任务”标准,限缩职务发明类型范围。首先,基于雇员发明人在劳动关系中的人身依附性,将“物质技术条件标准”排除出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