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828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关于国格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桐杰 《河北学刊》2003,23(2):199-202
本文对国格的定义、国格的内涵、国格的特点、国格的种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意在认识新时期的国格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的国格建设。  相似文献   
62.
儒家伦理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精华对企业的伦理建设极其有益。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忠恕”思想、“和合”观念和“诚信之道”等等,分别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观念的形成、人际关系和企业凝聚力的提高、企业诚信经营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和实践意义,但也有负面影响的生成。  相似文献   
63.
朱歌幸 《云梦学刊》2005,26(4):66-68
构成公务员行为规范道德基础的是应用伦理学,公务员行为规范的伦理价值目标是服务人民、忠于国家和宪法、诚实守信。公务员行为道德规范的制度建设应该包括: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公务交往规范及接受馈赠的限制;设立行政道德委员会,以保证公务员伦理规范的实施。  相似文献   
64.
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裂”现象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洁 《兰州学刊》2004,35(6):79-83
目前我国的道德建设仍然处于困境.处于困境的突出表现在于道德生活的知行分裂,即人们对伦理规范的认知与道德践履相互脱节、社会所倡导的伦理规范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要实现知行统一、走出道德建设困境,必须弄清知行分裂盛行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对症之策.  相似文献   
65.
学术伦理是学术人在处理学术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时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规则,由学术目标的伦理导向、学术活动的伦理调节、学术人与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学术行为的伦理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学术伦理价值体系中,利益是学术与伦理同构的价值基础,管理充当学术与伦理连接的价值中介,公正性是检验学术实践的伦理价值标准。将学术活动置于伦理学语境之中,有助于规范学术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培育规则导向型学术伦理乃至关怀导向型学术伦理,营造和谐有序的学术环境,也可为今后对学术伦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学术失范治理实践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代表了一定地域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但是由于地域方言的不同,各地区的亲属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休宁话作为徽州方言的一个分支,其亲属称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特点。休宁话亲属称谓的划分、休宁话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泛化的一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7.
企业管理制度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红 《河北学刊》2003,23(6):78-81
企业管理制度蕴涵着独特的精神价值追求:公平精神、公共精神、人道精神。与其中任何一种精神相背离,企业管理制度就失去了合理性存在的价值依据。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种种伦理冲突导致了制度与其内在伦理精神的背离,而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建立企业意识形态投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伦理品质则是实现企业制度伦理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8.
互联网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正日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针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要变管教为引导。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我们国家一直比较重视的问题。随着现代传播手段、交往方式的改变,我们也必须灵活地改进教育方式,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离婚损害赔偿的伦理内涵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歌雅 《北方论丛》2005,(5):150-153
离婚损害赔偿立法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从其发端于<大清民律草案>到其被界定于<婚姻法>修正案,均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诚信、人格尊严、公平公正为伦理内涵.探寻离婚损害赔偿的立法流程和制度架构,有助于廓清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疏漏,为离婚损害赔偿立法的科学化和完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0.
龚金平 《兰州学刊》2007,(2):141-144
本文从电影改编的角度考察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电影如何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伦理化的表达:将政治上的敌人定义为伦理上的坏人(小人);用伦理的切肤之痛激起个体的"阶级仇恨";将革命的意义置换为伦理上的抚慰.同时指出,中国电影在伦理化表达上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对今后中国电影创作如何在思想主题的融注、艺术上的探索及观景愉悦的营造上实现完美的结合,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