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191篇
理论方法论   429篇
综合类   5778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公民身份的特殊产生途径与现状需要我们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公民身份理论。公民身份由制度、意识与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需要国家通过公民教育的途径,把公民身份的价值意义、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内化为一种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在这种内化伦理的基础上,通过公民在政治话语与社会核心价值构筑过程中的参与行为,通过把权利转化为行使权利,以及通过公民对社会共识与社会合作的推动,建设一种自由的、参与的、服从的和被包纳进来的积极公民身份,并通过这种公民身份的建设来实现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02.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3.
论感觉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问题历来成为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然而 ,过去对感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的含义、感觉的性质、感觉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上 ,而对感觉的形成机制问题关注甚少 ,或限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 ,只是对这一问题作些一般性的描述 ,而缺少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实际上 ,感觉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感觉的产生、形成 ,既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 ,也是主体的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社会机制共同作用 ,能动地感知客体的结果。全面、深入地认识感觉的形成机制 ,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感觉理论 ,进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图表作文是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作文部分的命题特点。了解图表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步骤 ,学会看图 ,分析 ,归纳和描述的技巧 ,把图表中明示的和隐含的信息巧妙地概括在短文中 ,对提高写作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5.
对1927年顷茅盾的思想与创作的历史评价,历来存在两点分歧:一是怎么理解茅盾所说的我“有点幻灭”,但“并没动摇”;二是对他失去党的组织关系的原因和应作何评价。两者都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放到当时中国革命现实、国际共运与中共党史史实大背景上作宏观考察。一是茅盾“幻灭”的,是他参与建党时就形成的“革命速胜论”,即认为中国革命是一步到位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是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过。二是茅盾失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在客观方面不在主观方面,因为他公开反对一度控制中共中央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在具此“左”倾思想的党内负责同志看来,不能认为是“表现得好”而予以恢复党的组织关系。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茅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反对错误路线的难能可贵的政治品格与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06.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孟子在继承了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政治主张。深入分析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西方现代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三元并行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域、分层整合,使这三种伦理文化各得其位,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整合创新,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8.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0.
我国目前的德育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应从传统道德的继承、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三方面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