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9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22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6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逻辑的实践转向,彻底改变了谬误理论的面貌。对人类主体认知执行活动的考察发现,主体的类型、主体可利用资源的多寡以及由主体瞄准的目标所规定的执行标准,决定推理的合情理性或谬误。主体的推理是在认知经济观念框架下的实践推理,传统上判决为谬误的推理,实际上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在认知上有效力的“贫乏资源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63.
宋朝文书传递制度的变化、优渥文人的政策以及宋人的政治热情,加之古文运动对文风的矫枉过正,使得北宋公文呈现强烈的说理议论色彩,具体显现在引经、举史、录事等方面。过于偏重说理议论的文风,背离了公文写作的本质,对公文效力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文运动的成就。  相似文献   
64.
文章简要回顾了基于案例①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机制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补缺假设"理论的语境观,分析了CBR在双语语境知识表征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语语境知识表征CBR系统的计算模型、算法和该系统的一般实现过程,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中应用的初步探讨,旨在给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65.
源自当今互联网的语义网研究的目的是定义信息语义和网络服务,因此需要赋予网络智能以便能够自动对网络内容进行推理。各种描述逻辑(DLs)在语义网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成了W3C推荐的网络本体语言(OWL)的基础,而OWL源于为达到语义网目标的人工智能(AI)本体论研究。语义网的知识和数据量巨大、分散、来源众多且因此通常不具有协调性。因此,必须开发针对非协调本体的实用的推理技术。该文基于Hunter的拟经典逻辑(QCL),构造了新型超协调拟经典描述逻辑(QCDLs),避免了逻辑爆炸问题,同时,针对基于非周期TBox的知识库推理问题,建立了QCDLs语义表演算,进而定义了一种可靠、完备且可判定的推理关系,从而构建了完整的语义网推理框架。与其他重要的超协调描述逻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CDLs具有更强的表达语义和推理能力,并且其相关行为在目标层次上表现出经典性。  相似文献   
66.
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的解码、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过程,即解码、编码相结合,试图用二者在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常规关系认知推理及逆推理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概括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一种翻译的解码与编码模式,从认知角度来指导翻译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67.
This study found that moral reasoning predicts intention to act in an ethical dilemma, but that this behavior is not modified by gender differences. Fishbein and Ajzen’s Reasoned Action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intention to act in ethical dilemmas, while the Kohlberg and Gilligan paradigms of moral reasoning were introduced as exogenous variables.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model was found to be a good predictor of intention as hypothesize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includ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8.
基于案例推理的决策问题求解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卫东  李旗号  盛昭瀚   《管理科学》2000,3(4):29-36
案例推理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新求解方法。本文针对目前案例推理的不足 ,用新的观点审视了案例推理过程的一些重要步骤 ,包括复杂决策环境下案例的表示、案例的检索、案例的调整以及案例推理与其他推理方法的复合等问题 ,提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一种案例推理综合算法 ,为案例推理的实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 ,在决策问题求解模型的基础上 ,讨论了在复杂决策背景下的基于案例的决策问题求解策略 ,给出了系统的框架 ,并将之用于医疗诊断。  相似文献   
6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hreefold: to present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market-related situations that are not transparent, to present some centr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sensemaking, and to present a set of key elements of abductive reasoning.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making sense, on the on-line generation of explanations, and on logics more suitable for on-line and commonsense reasoning than classical logic. Although some of the roots of experts' reasoning must be aleatory (probabilistic),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epistemic (causal) reasoning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 The professional decision maker is seen as equipped with a diverse mental toolbox. The on-line making of new sense is a process that we are only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Likewise, the process involved in strategy shift and the changing of mind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Nonmonotonic, abductive reasoning is presented a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 and possibly re-evaluate on-line and creative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70.
在概述几何定理机器证明近期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推理过程机械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对计算机推理产生的那些不能用人工检验的结论如何看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