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0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65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利用2001-2009年中国30个省分分国别(地区)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国及地区在我国的出口贸易空间格局,发现各国(地区)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本文构建了考虑空间滞后因子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差异和运输距离对我国各省分国别(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邻省出口对本省的空间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而邻省与本省在出口伙伴国选择上的“竞争效应”并不明显;文化差异在各国及地区在我国各省的出口贸易中所起的限制性作用表现突出;而陆运距离对各省分国别(地区)出口贸易的负向影响要明显大于海运距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断扩大的迹象。  相似文献   
83.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贸易数据,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7—2012年期间新西兰向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进口需求的增长是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增长效应对出口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商品效应和整体竞争效应贡献率有所回升,表明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建立后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结构有所优化,且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提高;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影响新西兰向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的因素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4.
    
实现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利用1986-2012年北京市出口需求与消费、投资需求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探讨了出口需求变化与内需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证模型估算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市出口需求变化影响内需增长,主要表现为出口需求的变化影响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每增加1%,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水平提高0.029 8%;另外,汇率、对外开放政策对于北京市内需的扩大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最后,文章探索了调整出口需求和扩大内需的有效方式,为北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
近期部分学者发现的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可能是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导致的。为此文章选择加工贸易比重较低的辽宁省作为检验对象,对2003~2008年间持续存在的2644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生产率悖论”在该地区并不存在,高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同时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市场进入成本等也会影响出口。针对人均利润、人均应收账款等方面的对比还发现,国内信用制度较差、交易成本过高也可能导致了中国企业“被迫出口”。  相似文献   
86.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光伏产品的出口大国,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等原因,目前仍无法成为出口强国。以近六年光伏产品的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CMS模型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存在的不足以及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实现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在SFI-ASM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学习速度和风险偏好程度构建了异质agent股票市场模型,引入了随机交易者以及随机交易者信心变量等.交易者的异质化使得股票市场脱离了原先的预期均衡市场的理性状态,市场的波动性变大,收益率的分布也更趋向现实市场.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期权交易市场,试验结果表明,期权交易会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不同的期权交易策略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8.
运用2000年1月4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每5分钟的高频金融数据,采用核估计量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序列,运用修正的已实现门阀多次幂变差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的跳跃序列,实证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各种特征,并运用ACD模型、ACH模型以及扩展的ACH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持续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及其跳跃都具有集聚的特征,高频波动率发生显著跳跃的比例相当高,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幅度、强度和跳跃幅度的分布都具有时变性,而跳跃对高频波动率的贡献却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样本期,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跳跃的持续期存在较强的长记忆性和周日历效应.  相似文献   
89.
文章针对邯郸市出口商品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方法。企业应立足于国际市场,转变观念,实行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90.
中韩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后半叶 ,韩国经济飞速发展 ,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样板。而其迅速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成为韩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通过对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以及变动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 ,可以提出中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