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初期的现代故事学在三个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首先,建立了中国民间故事体裁学;其次,初步编制出民间故事分类体系;再次,受进化论影响,运用历史地理学派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民间故事演进状态。这些成就给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2.
藏族民间故事中的民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民间故事分为书面记录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故事两种。书面记录的故事主要源于《尸语故事》 ,它自印度传入藏区以后 ,大部分故事已被藏族化、本土化 ,散发着浓郁的藏区文化气息。口头流传的故事有原始观念的古老和社会现象的记实。故事中的灵魂寄附观念、一妻多夫制、丧葬习俗等 ,蕴涵着丰富的藏族民间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73.
现代童话是儿童文学中幻想性最强的体裁,幻想性是现代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美是现代童话的审美核心,它对童话的内容有实质性的影响.这里试就现代童话的幻想性美感的艺术表现手法,探析现代童话幻想美的艺术特征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4.
从比较故事学角度看,变异学重在研究跨民族交流中文学文本在接受民族中的变异情况,这种变异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结合民间故事的生发史,笔者将从传播过程、语言媒介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和探寻民间故事在跨民族传播过程中的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75.
游仙题材在唐前沿着两条路径前行,经过秦汉的低伏,汉末魏晋的高涨,至东晋以后而渐趋边缘化。这既是文学现象,更是文化现象。游仙题材近千年的起伏及世俗化趋势与我国思想史上理性精神的发展脉络有着某种对应关系。通过对游仙题材的历时性考查,再参照以理性精神在唐前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对各阶段作品的解析,可以理清这一文化现象的动因。  相似文献   
76.
论《与狼为伴》的互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互文性批评的角度阅读卡特的《与狼为伴》,分析故事中的两个文本,指出卡特的现代童话反映了女性主义思想,打破了传统童话中的性禁忌。  相似文献   
77.
互文性作为一种重要属性和强大功能,广泛地存在于口头故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在互文性巨大的阐释张力之下,具有一定程式、类型的故事群因含有另一文本的影子而显得意义异常丰富,传说故事的叙事意义不仅含括在话语织体之中,而且还主要地蕴涵在与此相关的民族志表演之中。不同时空存在着的任何一种文本并非是自我完足的单子式的存在,文本之间的关系依靠与之前、之后的所有文本的交织对话而产生意义。特定文本只有在与互涉文本互为定位之后方才确定其坐标和意义,互涉文本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两者跨越时空的交流和互文性手法的使用的契合,实现对文本历史、文本内容承载的族群记忆的无限延伸。  相似文献   
78.
《我们的祖先》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以童话(寓言)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迷失自我、失去完整性、焦虑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对人的追寻自我、确证自我的艰辛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着力通过对《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分析来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本质、并寻觅出一条通向"存在"——"完整"——"自由"的实现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79.
新时期颓废文学中的非理性主义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颓废主义思潮裹挟中的作家以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他们把个人生命的感性自由看做人的解放的尺度,又把自由与放弃道德、责任的为所欲为等同起来。张扬欲望化写作的那些作品之所以受一些读者的欢迎,之所以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源于人们对社会践踏人权、漠视人性行径的深恶痛绝。同时也在于它们迎合了人的感性生命中的那份自在的生理欲求。但并不意味着今天的人们就可以忘情于非理性主义的舞蹈,就可以无端地拒绝理性、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80.
神话是产生于氏族社会的口头艺术形成,是古代先民们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是原始人类不自觉的艺术虚构的产物。神话首先开启了虚构的先例,培养了我们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为中国小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催生了后世这两大文学流派的发展。许多神话中展示了尖锐的矛盾,已具备了人物、环境、情节等小说因子,对我国小说的产生与成熟影响重大。同时,神话也给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