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中国农业长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发展农户之间的生产合作。在此背景下,研究产权强度影响农户生产合作行为的机理,采用2020年黄淮冬麦区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产权强度与小麦种植户生产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产权强度法律赋权维度正向影响农户联耕联种行为。(2)产权强度社会认同维度正向促进农户联耕联种行为。(3)产权强度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维度中的排他能力与交易能力正向促进农户联耕联种行为与联户经营行为;处置能力正向增进联耕联种行为,负向影响联户经营行为。为此,必须改善赋权的稳定性与明确性,提高社会认同度,提升产权主体的行为能力,从而促进农户生产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82.
文人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群体。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一分子,中国古代文人必然受到来自“三农”的强烈影响。有赖于其时全社会“重农”“敬农”的整体氛围,“三农”及其相关问题的阐发讨论在他们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大量呈现:(1)文人官僚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天然地站在利于国家运转的宏观角度,他们对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三农”及其相关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借助作品“劝农”,如陶渊明《劝农》组诗、戏曲《牡丹亭》之《劝农》一出;(2)面对身负重压却仍勤恳劳作的古代农民,感性的古代文人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同情、怜惜之感,是为《田草赋》等“悯农”文艺作品的精神根源;(3)文人群体中也不乏信奉“士农一体”“耕读传家”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与谢灵运《山居赋》中所描绘的那般,这类选择“事农”的文人所创作的作品能“零距离”体现出古代“三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83.
论元代文学中的几个“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时期,由于契丹、女真、蒙古人的连续进犯,使汉族传统的一元文化被打破,受其影响,文学中出现了不同于前代的异质民族意识突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叛逆和个体意识的强化;市民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8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mapping spatial variation of yield in a field using data from a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on a combine harvester. The unobserved yield is assumed to be a Gaussian random field and the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data is modelled as a convolution of the yield and an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his results in an unusual spatial covariance structure (depending on the driving pattern of the combine harvester) for the yield monitoring system data. Parameters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the spatial covariance function of the yield are estimated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The fitted model is assessed using certain empirical directional covariograms and the yield is finally predicted using the inferred statis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85.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为什么会发生流转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过程。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剖析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 ,有三个原因 :一是制度创新使潜在收入得以增加 ,二是制度环境变化使潜在收入分割成为可能 ;三是制度安排成本在降低。  相似文献   
86.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大约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以解决时政,使生命得以延续;又品味百草,为民治病,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毅力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厚重。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珍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7.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担负着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江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增长,成为拉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动力。本文提出了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8.
佤德昂语支民族是分布在东南亚北部和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山区的土著民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长期保持了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目前,在内部人口增加和外部经济开发的影响下,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他们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9.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在当代的新近变迁,主要体现为政府和牧民通过实施退耕、退牧和还草、还林工程,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这一举措及其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完全赞成的观点和不完全赞成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观点把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问题放在大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及其内在关联的系统中来考察,强调指出:指导政府决策的草地生态科学还不够“科学”;不减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要充分认识牧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
The adjust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 initiated in the mid-1980s in response to its high cost and in-built tendency for overproduction set in train a series of measures that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reversing the former emphasi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iverting farmers toward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running their businesses. The policy reform measure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as contributing to a structural transition from a ‘productivist’ to ‘post-productivist’ era in agriculture, although empirical evidence for such reorientation at the farm level is less than conclusive. This paper reports on results from an analysis of large-scale commercial farmers in an area of relatively intensive arable and mixed livestock farming using documentary and survey sources to seek evidence of this transition over the long-term. Although these farmers have engaged with policy reform measures where these do not conflict with their primary objective, they continue to intensify and specialise their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nd to concentrate productive farm resources through accumulation and expa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