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525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2646篇
社会学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61.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传播环境.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中国知识传播的手段与传播知识的重要栽体--期刊.学术期刊编辑应与时俱进,实现编辑意识的嬗变和突破.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中,创新意识是维系学术期刊学术灵魂的关键所在;信息意识与规范化意识是学术期刊争取最大生存空间的推进器;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保证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护身符.学术期刊要在全球化的压力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编辑主体必须牢固树立现代意识,在发展民族期刊的同时主动地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2.
论学校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公民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内容安排上不科学,在教育方法上单一化.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和社会要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根据实际安排公民教育的内容,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3.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4.
流亡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同样是一种文学类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写作心态。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变革的美国,知识分子流亡在其文学史上占有极大的比重。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流亡作家菲茨杰拉德,必然与这个时代的流亡文学浪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笔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无论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还是抒发对未来的迷惘状态,无不具有20世纪流亡主题的共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三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作为一个流亡作家在其创作道路上的得与失、寻找与回归,由青年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
玛丽·恩迪亚耶是塞内加尔与法国的混血儿.移民身份及幼年被“遗弃”的遭遇,使得她对地域身份格外敏感.在《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三位女性的生命轨迹游移在法国和塞内加尔之间.女性地理主义认为,女性与空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地域空间是女性经验和意识生发的场所,人的地域身份与生俱来,犹如女性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般.《三》从表层来看,体现了女性对地域身份的困惑;深层考量,彰显的却是女性深层次的身份迷惘.在《三》中,恩迪亚耶以女性意识操控了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使地域空间成为女性的“心理区域”.  相似文献   
66.
市场经济在给文学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部分作家自觉投入商品化的浪潮,在对欲望的抒写中放弃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导致文学精神的全面失落。刘庆邦创作中强烈的底层意识,以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凸显了社会的责任和良知,在商业化的写作浪潮中树立起一面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67.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68.
在问题与创新的逻辑关系中,是创新主体的问题素养内在而有效地驱动着创新。问题素养具有生命本然性、生活养成性、结构综合性、品质卓越性和人格指向性等丰富内涵,是由问题意识、问题境界、问题加工、问题体验、问题监控、问题解决心向等成分组成的系统结构,具有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精神、转化创新能力、承载创新行为和判定创新价值的驱动功能。问题素养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应采取教学评价机制、信念突破机制、活动生成机制、模仿学习机制、专门训练机制和底蕴孕育机制,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素养。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福建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个体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性别分工观念、性别自信及性别权利意识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均有重要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性别平等意识对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呈反向差别。  相似文献   
70.
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福建省高雅音乐推广存在消费意识比较薄弱、高雅音乐自身“高”“雅”、消费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可通过提高认知因素、丰富自身因素、优化环境因素三个途径改进,以期提高福建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推进福建省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