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474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1885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社会群体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转化,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在自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尤其是要强化机制保障。充分利用"两课"的主阵地,强化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充分关注现实社会高职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先导。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思想;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思想;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思想;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大特征主要表现为:从逻辑起点看——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立足点看——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从精髓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发展脉络看——继承性与创新性;从价值目标看——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演进方式看——动态演进;从本质看——以人为本;从整体结构看——完整性、科学性;从基本动力看——改革开放;从实践的主要途径看——党的领导下的科学发展、和谐共建。  相似文献   
994.
社会建设的前沿理论研究——社会建设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深入理解社会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需要更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二是要更好的应对五个方面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中建设人际和谐的社会共同体、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认同度高的意义共同性、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势下落实公平正义、在社会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大力改善民生以及在发展主体布局上理顺三大部门关系;三是要明确社会建设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9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高校要充分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史,总结30年解放思想的基本经验,最根本的是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注重坚持党的领导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性的结合;始终坚持和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精神,确保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新一轮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新一轮继续解放思想的目标内容、对象方式的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问题的文化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的文化需要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精神家园的寻找,有了精神家园就有了人生幸福的感觉;社会的文化需要在本质上表现为对共同精神家园的建立,有了共同精神家园就有了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及和谐、进取的社会发展态势。社会单体精神家园寓于社会共同精神家园之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单体寻找到精神家园的需要。本文自人的文化需要出发,运用文化学方法,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问题,提出了应该关注的四个方面:人生动力与精神家园、社会发展与共同精神家园、社会单体精神家园培植与社会共同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8.
新中国六十年历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成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的是革命逻辑;后30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的是建设逻辑。两种逻辑前后相随,互相衔接,完整地反映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历程。总结吸取毛泽东晚年的教训,是连接两个时代的重要纽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缘于我们党对建国后30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特别是对文革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999.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00.
笔者从深入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系统概括入手,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