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8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阐述了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纳米填充涂料的制备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
本文旨在分析本科生英语基础阅读课与短期强化培训阅读课不同点的基础上讨论对教材的选择 ,课堂教学的方式和要求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和总体指导方法上所采取的一些相应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3.
论刑法中的销售金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规定的“销售金额”是犯罪既遂要件,而非本罪的犯罪成立要件,本罪的未遂形态是客观存在的。“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的三倍以上”的规定,提高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的定罪标准,将部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的行为排斥在犯罪以外,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4.
经济犯罪数额立法之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及时有效的打击经济犯罪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在经济犯罪数额之立法设计上的不足 ,使实践部门在认定经济犯罪时略显力不从心。窃以为 ,我国经济犯罪数额之立法设计亟待维新  相似文献   
9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系反腐法网的重要环节 ,实施好坏直接关涉腐败的控制效果。当前学界对本罪构成要件、证据责任等问题的认识不一 ,大大影响了立法的应用价值。其实 ,我国《刑法》第 395条第 1款是实体法与证据法融为一体、规范中无罪过无行为的状态犯的新型立法模式 ,理论注释应有别于普通罪行。构成要件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层次 ,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与支出之和同合法收入存在巨大差额 ;本人不能说明来源的合法性。控辨双方分担证据责任 ,其中肯定性要件由控方承担 ,否定性要件由辩方承担  相似文献   
96.
针对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的热钱流入,首先分析了热钱流入的原因,之后从贸易渠道、经常转移和虚假投资三个方面分析了热钱流入境内的途径,接着利用货币当局国外资产变动额数据估算了2003-2007年流入境内的热钱规模,最后讨论了热钱流入境内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97.
翁方纲作为清代乾嘉诗坛领袖之一,很注重示人以作诗途径.他在细致梳理文学史之时,对清诗的出路表示忧虑,并以修正王渔洋诗学理念和接力其诗坛地位的气魄,为清诗找到了一条出路:内容上“以学入诗”,切合清人学问背景和生活实际;方法上主张“切实而作”,以结束“神韵”末流空虚之弊.  相似文献   
98.
    
从股票市场的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筹资额、大小非解禁和减持量以及货币供应量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同时受到筹资额、大小非解禁和减持量、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是大非的减持量和货币供应量,并且它们对收益率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同时,以上因素对股票收益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短期内,除大非解禁量和小非减持量造成的冲击趋于收敛外,其他因素冲击较大,并且没有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
本文针对求数列和函数极限问题,列举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注意事项进行比较和辨析,以期能迅速、高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从公共投资、教育、健康、培训及迁移等角度全面度量了我国1978-2007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就业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量是非农就业总比重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前者有效地促进了后者的提高,但其影响具有滞后性;人力资本投资量不是农村劳动力当地非农就业比重的Granger原因,即前者并未促进后者的提高,反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