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煤炭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成为能源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中国2002—2012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测度了煤炭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主要变量——物价和产出的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及其动态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波动对物价具有长、短期正向影响效力,而对GDP具有较为明显的长期正向影响效力和短期负向效力;煤炭价格波动对CPI、PPI和GDP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13.5个月、8个月和6.5个月;动态性测度结果表明,煤炭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弹性波动较大,总体上来看,煤炭价格波动对PPI的影响弹性大于对CPI的影响弹性,而对GDP则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存在着不明显的效率减损。  相似文献   
92.
多数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有季节波动,如果季节波动是非线性的,采用经季节调整过的数据或传统季节模型等线性处理季节波动的方法可能就不再适用。本文基于季节时变平滑转换自回归(SEATV-STAR)模型,运用"特殊到一般"的非线性检验策略对我国工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季节波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增加值的季节波动兼有结构时变和非线性改变,工业增加值的周期波动是线性的。(2)技术进步、体制变迁等因素使得工业增加值季节波动发生连续的结构时变,它们是季节波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工业增加值周期波动对其季节波动有非对称影响;在工业增加值的波峰阶段,其季节波幅会减小,且1、2季度工业增长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3.
环境规制在降低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效应时也造成了经济波动,金融发展是否可以平抑这种波动?对中国31个省市1980-2011年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及经济波动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跟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程度对经济波动有平抑作用;金融控制越弱、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越小。中国应在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以弱化对经济运行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4.
针对金融资产波动的时变、聚集以及状态转换等特征,将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和随机波动模型相结合,同时考虑波动尾部的状态分布,构建MSSV-t模型,然后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EVT模型对标准残差进行建模,进而构建基于MSSV-t-EVT的VaR测度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MSSV-t-EVT模型能够有效识别上证指数(SSCI)的波动转换特征,并且能合理地测度该指数的收益风险,尤其在高的置信水平下表现更好。研究结论表明MSSV-t-EVT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刻画股市剧烈波动的事实,可用于交易风险控制和对市场异常波动的预警。  相似文献   
95.
自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由负变正以来,热钱开始大规模流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为31811.48亿美元,较10月份32737.96亿美元,环比下降926.48亿美元,这是自9月份下降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月度下降。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占款下降,以及人民币单边看涨转为贬值预期,均与热钱流出有关。本文从热钱规模入手,用图表论证了热钱有流出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钱流出的原因及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预测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不大,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短期内,出口的波动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波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解释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进口的贡献度最大,出口次之,FDI最小。  相似文献   
97.
粮食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反向波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粮食生产波动的原因对于提高粮食生产宏观调控水平具有较大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粮食产量波动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波动的关系。在收集1952年至2009年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对粮食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波动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反向波动,其短期弹性系数是-0.24。该结论给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中国经济周期条件波动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H族模型动态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周期的条件波动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经济变量的波动机制、波动率对经济变量条件均值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以及经济变量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波动力度差异等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经济的稳定有利于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财政政策具有稳定经济、促进经济产出增长率提高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与滞后性;国外需求受国内经济影响较小,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
对于订单式中小生产企业,物料供应是否及时以及生产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影响订单交货期的关键因素。实际中,某些产品的物料价格随时间连续波动并具有规律性,而生产过程中由于插单多、工人流动性大、设备故障、质量返工等,生产完工期有一定的随机性。对于物料订购决策,传统方法主要考虑订单的投产日期以及物料采购成本最小化,而未考虑订单完工期的随机性特点。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集成及总成本最小化的系统思想,综合考虑物料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及随机生产完工期的统计规律,分别建立单一物料或多种物料订购情形下总生产成本(包括订购成本、制造成本、延迟完工或提早完工成本等)与订购日期的关系模型,并对其最优解进行讨论、分析与求解。当物料种类单一时,采用极值法对模型极小值点的存在性进行讨论;当物料种类较多时,构建了有约束条件的多决策变量非线性优化模型,并采用最优化理论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法(即PHR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物料最佳订购时间点与物料初始价格、价格波动周期、波动幅度、单位延迟或提早完工成本等因素相关。上述采购与生产集成的思想、模型构建的思路以及求解方法等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he method of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DFA) is useful in revealing the extent of long-range dependence, it has successfully been applied to different fields of interes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smoothed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wavelet shrinkage. The procedure is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DFA method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n fractional Gaussian noise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