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30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809篇
社会学   160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对粮食生产与贸易实行特殊保护 ,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但是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 ,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与保护政策 ,以增强我国粮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2.
把握绿色消费的准确含义,消除白色消费的误区.绿色食品要求,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绿色食品消费要分层次,扩大消费需求,要从政策、措施上寻求出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培育和形成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93.
基于消费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对于抽象产品组以及牛奶组,人文层面国家产品形象、自然层面国家形象、自然层面国家产品形象等三个维度的来源国形象均对消费者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苹果组,只有自然层面国家形象和自然层面国家产品形象影响显著。同时,由于消费者产品属性感知的影响,抽象产品组与牛奶组还存在影响系数差异。此外,国家产品形象相较于国家形象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4.
中德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领域,中德在教育体系、教学重点和课程安排等方面既存在着共同点,也有很多差异。德国大学实行课程制,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实际需要为原则,强调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德国高校教学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实践环节有法律保障。我国教育体系存在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教学内容安排实用性差等问题,德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5.
为确定新鲜鱿鱼超高压杀菌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杀菌压力、保压时间、漂烫温度为条件,设计了新鲜鱿鱼超 高压杀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0℃漂烫10 min,在400 MPa压力下保压10 min,此为新鲜鱿鱼超高压杀菌的最佳工艺 条件。  相似文献   
96.
全国性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工作已经获得各国普遍的关注,本文基于ACSI和中国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我国餐饮行业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并根据湖北宜昌市多所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修正初始概念模型,得到了有效的餐饮业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进而在分析餐饮管理与服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为创造良好的餐饮业管理质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口粮安全充分保障,饲料粮进口增加带动总体粮食安全水平降低。海洋生态系统在食物供给方面的作用应引起重视。我国海洋水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海洋水产品是居民食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业发展对耕地和淡水等重要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水产业发展放缓,但海洋生态系统食物供给仍有较大潜力。未来发展重点在于深水新空间利用、渔业新资源开发、生产新模式探索。优化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强化蓝色粮仓建设,要重点在总体规划、空间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推进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论述了粮食制度与粮食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两者的关系,对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演进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农业经济是中国粮食制度文化的生成基础,民本思想是粮食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社会政治是粮食制度文化的变迁要素.  相似文献   
99.
我国工商资本下乡研究:文献梳理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商资本大举进入农村经营农业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学界主要从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渠道与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与潜在风险以及政府规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流观点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但强调需要加强监管,防止过度“非粮化”“非农化”以及大量圈地和排挤农民等现象发生。此外,城市工商资本与农村工商资本的划分、差别化监管的依据以及“非粮化”控制的区域范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The commun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risk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Europe and to a noticeable but lesser ext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Europe, this is partly due to a series of regulatory mishaps, ranging from mad cow disease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 contamination of the blood supply in F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general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has been gradually declining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driven by a mix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like negative political advertising, a corrosive news media, and cuts in regulatory budgets. While the former approach is based on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risk, the latter is driven more by the perception of the risk, consumer sentiment, political will, and sectoral advocac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examines three U.S.‐based food case studies (acrylamide, bisphenol A, and artificial food colorings) where regulations at the local and state level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based on perceived risk advocacy rather than on the most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risk, be it to food safety or public health, as defined by regulatory interpretation of existing data. In the final sec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for how U.S.‐based regulators can best handle those situations where the perceived risk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e fact‐based risk,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s of food regulatory agencies, training officials in risk communication, and working more proactively with neutral third‐party expe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