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203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578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3584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提升高技术行业外资利用占比来优化外资利用结构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9—2019年中国地级市行业层面绿地投资数据,通过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于外资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所在城市高技术行业外资利用的相对规模,从而提升外资利用结构中高技术行业的占比,优化外资利用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多地吸引了来自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母国的跨国投资,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于外资利用结构的影响在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此外,对于中西部地区和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外资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更强。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总结和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进经验,通过打造高标准投资环境实现外资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92.
伴随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日益重要。基于2003—2018年期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多维距离对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两种主要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与经济自由度提升有助于扩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和文化距离阻遏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修正的地理距离可以增进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且助力出口。我国企业在制定对外投资决策时,应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持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993.
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线索,利用“形用义音序五者互相求”的考字方法,对大型字书收录的2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考释内容主要包括字形讹误者、俗讹字未与正字沟通者、异体字认同失误者、音未详或注音错误者、义未详或释义错误者、同形字未加别异者、已有考释尚可补正者。  相似文献   
994.
海河工程局为中外合作疏浚海河航道而设,存在于1897年到1949年之间。相关研究基本理清了海河工程局的主营业务、运行制度,大体勾勒出了海河工程局与地方、国家、国际社会的广泛联系。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中外文档案和报纸考察租借破冰船、潮白河决口、墙子河水闸三个事件,分析民国时期海河工程局与国际社会、中国国家、地方社会的关系,以期对海河工程局的运行实态有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认为海河工程局在实践中表现出灵活多变的身份和角色,不断调整应对各方的策略,在国际政治、水利事业、地方社会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海河工程局帝国主义的底色挥之不去。1916年,海河工程局出租的破冰船在海参崴除冰引发德奥两国指控中国违反局外中立,这一事件集中体现了各方对海河工程局的暧昧的机构性质的利用,最终事件在海河工程局代表团议事的框架内解决,体现了海河工程局平衡中外利益、解决中外争端的作用。民国元年(1912年)潮白河决口将海河工程局卷入全国水利规划与天津港口经济发展的矛盾漩涡。海河工程局在中国的其他水利机构的交锋中代表天津地方的商业利益。它依仗外交途径,一方面强势干预民国政府的水利统筹规划,一方面又促成了顺直水利委员会的建立,为上下游水利机构合作创造了平台。墙子河水闸引发的天津内部租界和华界的利益冲突,跨越晚清民国,展现了海河工程局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及其对自身定位的转变。海河工程局最初与租界站在一起,积极谋求海河以外的管理权限,尔后逐渐退出水闸管理,力图塑造一个更加中立、专业的形象。然而在各国领事、租界当局,乃至中国老百姓的眼中,海河工程局仍然是洋人利益的当然代表。总的来说,海河工程局的身份有不同的面向,面对各方势力,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定位,以便在纷繁的时局中尽可能地实现机构自身的目的。海河工程局虽然在制度层面是一个独立的公益法人,但它的存在与运行都依附于近代条约体系,无法真正独立。  相似文献   
995.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逐渐由政策行动向立法路径转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进行专门立法是提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路径上,可以考虑首先推动我国地方省市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先行先试,在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各省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率先进行综合型、减缓型或适应型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选择,确立总体立法框架和监管体制,并进行专项制度与保障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996.
国内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一直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和汉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有必要设置适合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目标,确立切合专业实际的教学内容,培养精通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97.
如何让员工将其工作角色外的行为,如主动变革行为,视为其角色内的行为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主动变革行为是指个体通过自愿的和建设性的努力来影响组织功能改变的行为,属于一种挑战性的组织公民行为。尽管以往研究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主要聚焦于正式垂直领导和个体因素,鲜有研究关注团队情景因素对其的作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以69个部门和262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样本,本研究考察了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共享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有积极影响;(2)主动变革行为的角色定义与和谐工作激情会分别中介共享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之间的关系;(3)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会分别调节共享型领导与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与和谐工作激情之间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越高,共享型领导对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与和谐工作激情的积极作用越显著;(4)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会调节共享型领导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间接作用,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越高,这一间接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998.
在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出现并驾齐驱发展趋势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背景下,讨论了中国引进外资政策是否有效促进了地区对外投资增长这一重要命题。首先,梳理了引进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对已有文献做出补充。其次,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构建R&D资本、R&D人员和经济空间权重,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发现:(1)区域OFDI活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OFDI对本地区OFDI具有明显"竞争效应";(2)短期内FDI对区域OFDI有正向促进作用,长期内影响则表现"倒U型";(3)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证实FDI对区域OFDI存在三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最后,从协调两者发展机制、引进高质量外商资本和优化地区发展环境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路径。以"策源地文化"为主线创新与建设广州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和载体,有利于凸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Despite the frequent u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groups in human services, their performance tends to be uneven. A dual focus on both environmental and interpersonal dimensions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vari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outcomes of these groups. The author proposes a conceputal framework, grounded in open systems theory, exchange theory, and small group theory, to integrate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perspectives. Four typ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group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origin (mandated vs. voluntary) and the source of task structure (externally directed vs. internally developed). The four group types are illustrated with scenarios that highlight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oncerns.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group type are discussed. Further, administrative and policy guidelines are suggeste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type of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