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41.
贾海霞  毕青青 《民族学刊》2022,13(10):24-30, 131
本文从静态的文献材料,剖析汉语文与民族语文的互动关系,考察语言符号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然后从动态视角,结合语言使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属性,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认为:语言符号是政治话语的容器与载体,政治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语域;语言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前提,是身份构建的必要条件;语言实践促使全体成员不断学习、实践、认同,是建构共同体成员身份的重要路径;语言景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持续不断阅读、评论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传播的活力,融入自然语言,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信念和价值观,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构建空间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既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工具性,又要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能动性,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发挥语言符号的认同、实践及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342.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原始数据经过采集、挖掘、流转、应用等步骤赋能社会生产,实现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成熟的技术是前置条件,明确的标准是先导条件,完善的市场是保障条件,深度的融合是应用条件。数据要素在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环节的应用,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提高了交换流通效率,并且更加兼顾分配的公平与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再生产。数据要素兼具经济性和技术性特征,保障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数字新基建建设力度,加速完善数据交易市场以及加强数据风险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343.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追索研究 ,发现了唐朝政府对民间的结社的政策 ,曾经有过一个从禁断到承认的过程。民间结社虽然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但因为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所以禁而不止 ,并终于使得政府做出改变。这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特别是民间结社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