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87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41.
A value judgment says what is good or bad, and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simply means social science free of value judgments. Yet many sociologists regard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as undesirable or impossible and readily make value judgments in the name of sociology. Often they display confusion about such matters as the meaning of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value judgmen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social science, value judgments as a subject of social science, the relevance of objectivity for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uman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cience and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But why so many sociologists are so value‐involved – and generally so unscientific – is sociologically understandable: The closest and most distant subjects attract the least scientific ideas. And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sociologis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to their human subject. The debate about value‐free social science is also part of an epistemological counterrevolution of humanists (including many sociologists) against the more scientific social scientists who invaded and threatened to expropriate the human subject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42.
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静止的过去 ,还在于能不断地生成。庄子的《逍遥游》以其超脱精神启迪现代人应打开心胸 ,认识自身的局限 ,提升心灵境界 ,摆正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 ,与万物相谐 ,从而避免物累 ,智慧地生存  相似文献   
43.
唐代儒学日趋衰落 ,但安史之乱前后 ,又出现儒学复兴思潮 ,这种思潮是推进文体革新的直接动力。儒学复兴的倡导者萧颖士、李华等人都明确地提出了文体复古的观念 ,即为文效法魏晋以前 ,创立一种骈散相间 ,句式灵活 ,适合于阐扬儒道的新文体。  相似文献   
44.
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无所不在的"恶",而"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在悲剧中,莎士比亚一方面表现人的理性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悲剧性处境。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新教对人的本质理解是一致的。从莎士比亚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基督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面。  相似文献   
4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 ,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在《185 7─ 1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主题 ,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说 ;资本对发展生产力、扩大交往范围、增加自由时间的伟大文明作用 ;劳动性质的演变 ;自由时间的意义 ;财富尺度的演变 ;科学是生产力 ;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人的社会性质分析 ;人的需要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46.
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合作中,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处于制度推进的初级阶段。在东亚合作约束条件序列中,经济整合度和贸易开放约束较小,主导国和主导力量约束次之,政治和文化约束最大。与欧洲和北美区域经济合作不同,东亚文化背景殊异;百年殖民历史伤痛犹新;放弃国家主权疑虑重重,还没有形成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制度机制。在内部和外部条件限制下,东亚经济一体化只能通过三个相互割裂的“东盟10 l”机制“迂回”推进,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合作采取的是自由贸易区方式。  相似文献   
47.
“神”意象生命美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哲学之"气"范畴是文学"神"意象生命意义生成的本体,从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生命观看,生命自由与生命平等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8.
"五四"时期,自由恋爱作为婚姻自由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普遍关注.他们在批判传统包办婚姻的同时,大力张扬自由恋爱,对自由恋爱的内涵、价值、伦理要求及其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建构,形成了一种颇具时代特色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对现代情爱观的形成和人的近代化进程有其积极作用,但思想中某些方面也表现了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9.
原因自由行为是为给那些由于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然后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提供处罚依据的一种理论。然而,这一理论从一引进来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论。对于这一理论,如何认定其着手,学者们意见分歧,本文认为在解决着手的认定之前,首先应当明确原因自由行为的处罚对象。原因自由行为中原因行为的可罚性。能否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原因行为具有实行行为性,这是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着手认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0.
国家在边境地区实施"三免费"教育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考察了思茅边境民族地区实施"三免费"教育情况,总结了其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