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87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介绍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指出中国保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大连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利用SPSS软件对大连保税区近10年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价,探讨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提出大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步骤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2.
本文应用通用函数Y及其变分原理,为求解具有自由面流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将物理平面变换成映象平面。在映象平面上,引出通用函数Y,并且写出关于Y的变分原理。用这个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法求解自由面流动可克服边界未知的困难。文中以水坝闸门出流问题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3.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了给当代民办教育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利用明清政府文件与地方文献资料,采用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明清民办教育中的义学从办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考察,说明民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5.
免费报纸是报业经营理念发展的产物,或许还不成熟,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它顺应了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规律,顺应了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对纸媒体的冲击的现实,以读者为中心的靠扩大规模、尽可能地压低成本的经营理念,代表着办报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6.
话语联系语在普通语篇中的主要功能是突现话语命题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在自由间接引语语体中,话语联系语通过维持和转换叙事视角发挥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人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创设和变革制度,又通过生成着的制度提升和塑造自己。制度要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弃人的自主性和能动作用。制度对人的自由既是约束也是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在制度建设中,既要确保社会运行井然有序,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与制度、法律的关系上,人是目的,制度、法律是手段,“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将二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党的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69.
中英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之间转换的模式。翻译这一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本质,要求我们把文化差异与翻译联系起来研究,否则就会产生误译。中英文化在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上存在着差异,由此形成了翻译中的障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采取直译、意译以及变通翻译法。  相似文献   
7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EPAs initialled between the EU and less than half of the ACP countries do not represent a ‘historic step’ in EU‐ACP relations, but are the outcome of asymmetric power relations. Many ACP countries submitted hastily drawn up liberalisation schedules that did not consider whether their commitments were in line with those of their neighbours —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es. Further, the enforcement of EPAs is unlikely in some cases, given the decreasing attractiveness of the EU market and the Commission's dwindling capacity to sanction non‐compliance by withdrawing preferences. If the EU wants to see EPAs implemented, it is vital tha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 are owned and supported by both s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