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617篇
社会学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马车夫巴基思是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通过对其言语特征的临摹和复制,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将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力地渲染、烘托了小说的主人公,凸显这位小说大师的人物素描艺术。  相似文献   
72.
检视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多如《雷焕别传》,常羼杂有虚构性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这些具有虚构性质的内容和情节凸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具有了明显的虚构性特征。可以说,虚构性已是汉魏六朝杂传的重要特征。而虚构性无疑使得汉魏六朝杂传渐离史传,并在不知不觉中趋进了小说。  相似文献   
73.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elected aspects of imaginative literature is presented. Reading imaginative literature is described 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reader makes in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ntingencies operating on the behavior of story characters. A functional story grammar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reader''s experience with a story i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escape contingencies in which the author initially introduces an establishing operation consisting of a source of tension, which is resolved in some way by the outcome of the story. Although escape contingencies represent the functional basis for the structure of stories, they are to be understood in a context of many other reinforcers for reading fiction. Other contingencies that maintain reading are discusse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imaginative literature have much to offer, both in improving literary education and in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processes that occur on the part of the reader.  相似文献   
74.
晚清小说的类型很多,既有中国传统的小说类型,又有引进西方的新类型。文章对其中主要类型如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传奇弹词(小说)、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短篇小说、理想派和写实派小说等作了历史探讨,并从总体上对晚清小说的类型规范性作了简要评论,同时阐释了小说类型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由于对科学理性的极力崇拜和对西方写实主义的片面追求,"五四"写实主义小说的想象力曾一度处在现实真实、科学常识和现实意图的束缚之下。传统小说的神秘想象瞬间绝踪灭迹;西方现代派的非理性想象也失去了被理解的土壤。想象力被小心翼翼地局限在合科学性、合现实真实性的狭小范围之内。再现性想象成了作家们创作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缺乏自由想象的小说也是缺乏真正的表现力的小说。被束缚的想象力最终又影响到了"五四"新小说对生活本质的把握和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76.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的<命运交叉的城堡>中采用小说的形式探讨了叙事文学的理论,他把整部小说写成一篇关于叙事文学的寓言,同时又以这样一种实践拓宽了小说创作的领域.文章着重分析了这部小说对叙事文学中种种问题的暗示和解决,如叙事情境、叙述和阅读行为、意义的产生、叙事传统、叙事前景等.  相似文献   
77.
陈老莲《水浒叶子》自明末问世以来,在民间影响深远。三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曾经出现过三次研究高潮:一是明末清初,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二十几年。  相似文献   
78.
《天望》是荷兰华人女作家林湄积数十年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首先是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文本,作者在作品中始终将对人类目前的生存状况和对人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分析思考置于东西方文明的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批判与综合的语境中加以展开;它又是一部跨学科的文本,对东西方文化中的深层次问题,对历史与现实中困扰人类很久的问题均有讨论和探索;它又是一部交织着理想的幻灭、真理的追求、知识的快乐和智慧的狂欢的现代哲理性作品,是对古往今来的知识、文化进行交流、分析、批判、超越的探索性文学作品,它向读者暗示了一种更为理性的、更为人道的、具有形而上的认识论意义的怀疑主义,一种导致大彻大悟的怀疑主义。同时它也是一部开放性、多义性文本。  相似文献   
79.
王焕然 《南都学坛》2003,23(5):56-60
汉赋常常虚构人物,假设问对,并在此背景下虚构情节,亦多言及鬼神怪异,从而使其具有了小说意味。俗赋一体,有一定情节,通俗浅显,幽默风趣,小说意味甚浓。汉赋小说意味的成因主要是汉代儒学的神学化、方术的流行及赋家对小说的关注。  相似文献   
80.
着眼于时间才有可能把握存在。对于存在的阐释与象征,是现实主义小说的要义。时间作为现实与存在的绵延符号,想像时间,就成为以表现存在为皈依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方式。环境的时间性,构成了小说形式的姿态。在所有时间的回响中,现实虚无化为存在,时间也因此变质为想像的虚构。鲁迅的小说,几乎都是在追忆的方式下的“当下”展开。他所展开的是一条向后之路,以此引导人们向前。马原等也因叙述圈套的设计,把时间错位和重构,作为对现实主义的对抗因素。小说表象的现实内容,变质为一种自为的时间状态,一种在时间绵延中被重新安置的超现实的存在符号。记忆的保存性被追忆的消解性所代替。这是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