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315篇
理论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1380篇
社会学   26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文章认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要求 ,而且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及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2.
全球化的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国文化的冲突 (其中异质文化的冲突尤为突出 )。全球化呈现出来的西方文化全球扩张的特征 ,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从思想文化、制品文化、网络文化、生活文化等文化层面 ,客观准确地分析这种冲击的具体性状 ,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建设的紧迫感 ,有重点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3.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is central to much contemporary sociology, reflecting a crisis that manifests itself in two ways. Firstly, there is a view that identity is both vital and problematic in this period of high modernity. Secondly, while this awareness is reflected in sociology, its accounts of identity are inconsistent, under-theorized and incapable of bearing the analytical load required. As a result, there is an inhe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a valuing of identity as so fundamental as to be crucial to personal well-being, and a theorization of 'identity' that sees it as something constructed, fluid, multiple, impermanent and fragmentary.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identity thus expresses itself as both a crisis of society, and a crisis of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verse ways in which 'identity' is deployed before turning to case-studies of its use by Anthony Giddens and Manuel Castells. This strategy demonstrates the widespread and diverse concern with identity before exploring how problematic it has become, even in the work of two of the world's leading sociologists.  相似文献   
84.
"新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进一步扩展与深化,即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现,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而这一切又引起文明发展规律的重大变化,开拓着向更高类型文明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转型的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85.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心鉴 《文史哲》2002,(6):35-37
2 0 0 2年 5月 31日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提出 ,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意义重大。如何理解政治文明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理论学术热点。本刊特约请我国政治学界的几位有关专家 ,就政治文明的相关问题展开笔谈 ,相信这组笔谈 ,对于人们更加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讨 ,当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6.
薛绍斌 《学术交流》2003,1(1):52-5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活动全球化、国际贸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世界金融市场急剧膨胀等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双重作用 ,利弊同在。世界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 ,它的内涵及本质决定了其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国家主权 ,文化传统 ,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要求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得到发达国家经济支持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也同时登陆,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国文化侵略的现状和手段,根据中国的实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希望引起世界范围内对这一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89.
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性的概念,是与全球化的发展相伴随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并最终定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逐步认清世界历史的潮流,并最终融入世界的过程。在全球化汹涌发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惟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0.
新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和对有关资料的研究分析,认为:世界农业将朝着商品化、全球化、集约化、信息化、科学化、多元化、产业化、健康化、生态化和非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