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784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4205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引导私营企业主阶层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一要充分认识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存在的长期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谋划私营经济的新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特殊性 ,正确把握评价私营企业主政治上进步与否的判断标准 ;三要充分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复杂性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使其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4.
辛克莱·刘易斯在其代表作品《巴比特》中 ,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精髓 ,对人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作了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在巴比特身上 ,我们发现真真切切的人性沉浮。这正是刘易斯对 2 0世纪美国文学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班主任工作实践 ,总结出以下工作方法 :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 ;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教育学生 ,激励学生进步 ;深入到学生中去 ,注重调查研究 ;做好分类教育管理 ;狠抓思想教育 ,重视日常管理。此外 ,从重视学习 ,提高整体素质 ;抓好班风建设 ,促优良学风形成 ;严爱相济 ,循循善诱等几个方面 ,介绍了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文学美育影响人性塑造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点 :第一 ,文学形式美对人的性情的陶养 ;第二 ,文学形象对人的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塑造 ;第三 ,文学情感对人生境界的开拓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性论生发出的圣人治国,是对人性的否定,产生的是囚徒困境难题;西方的人性论产生的是法律治国,是对人性的肯定,破解了囚徒困境难题.从博弈论视角看,出现如此分野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家们试图设计一种仅有帕累托最优均衡的制度,但因为没有从现实的人性出发,导致只能依靠人治维护表面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实际上存在的却是囚徒困境;西方社会的政治家们则以承认人性为前提,设计了一种帕累托次优均衡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结构性互动说”为村民自治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村民自治改革不仅在现实层面上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而且也实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但村民自治改革作为一种内生的政治发展过程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要推行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多元化社会自治,建构市民社会的广泛社会基础;同时对以村民自治权为基础的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分,并为社会自治权提供侵权法律救济,从而在组织形态和权力形态上实现社会与国家的良性结构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上看 ,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 ;从实践层面上讲 ,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必须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片面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