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4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784篇 |
理论方法论 | 162篇 |
综合类 | 4217篇 |
社会学 | 85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268篇 |
2011年 | 363篇 |
2010年 | 324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517篇 |
2005年 | 418篇 |
2004年 | 363篇 |
2003年 | 360篇 |
2002年 | 296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罗昌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45-48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92.
沈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5):12-15
造就魏晋士人诗化人生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哲学自然观的树立;怀疑论哲学思潮的流行和对人的 生命的高度自觉;人物品藻和对人的内在精神面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3.
兰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72-74
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把人的本能、欲望、需要说成是不变的人性,虽然看到了人性中包含着求生存的自然属性,但是没有指出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更没有看到人的本性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4.
于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1-4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态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以科学技术控制征服自然基础上的价值观及过度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树立自然生态规律是首要规律的价值观,不仅要坚持传统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观,而且要建立新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环境伦理观。要把自然生态规律作为首要规律的价值观和生态环境伦理观,作为其他一切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5.
文化价值管理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69-71
文化价值管理理论是对传统管理理论模式的全面超越和扬弃 ,这种以突现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管理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趣。重视人的主体性 ,主张“目的人”思想放弃“工具人”思想 ,成为西方传统管理理论走出自身困境的最优选择。我国企业管理中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发挥应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浓厚的人文精神 ,结合西方传统科学管理中先进的理性管理理念 ,形成全面体现人本管理的现代文化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96.
中国加入WTO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 ,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该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切入点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市场、主体、规则作为基本观点 ,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中国法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法学教育、法律职业教育、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培训等互相联系、相互区别的良性互动体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该文依据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结合体育运动的实践 ,从体育的客观性、现实性、社会性、自然性、健康性上阐述体育的运动美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98.
曾竞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谢立团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邝丽莎的小说《雪花秘扇》进行分析与解读。首先对《雪花秘扇》和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女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父权制社会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女性与自然对父权制社会的解构和邝丽莎和谐生态观与诗意地栖居等四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关于实现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诗意地栖居”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00.
当代的生态危机在西方伦理学界引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挑战。争论双方围绕道德主体的范围和自然的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争辩。人类中心主义墨守传统伦理观念,认为道德主体只局限于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主体还应当包括自然,它试图通过强调种际平等,把道德关怀范围扩大至非人类存在物,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通过分析、比较生态伦理学各派的主张,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有清醒认识:首先,人类要尊重非人类生命的权利;其次,应恰当处理生态系统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最后,人类还必须对自身的认识偏见时刻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