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1154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4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这就注定了汉英诗歌翻译时必然会出现文化缺失:归化缺失;删译缺失;意译典故造成文化的缺失;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文化接受缺失。这也就需要译者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抓住文化内涵的核心,由诗词的表层结构深入到其深层结构,尽力展现其"意"的传神和生动,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52.
在以知识创新为特点的新世纪,知识因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因素和贫 困的根源。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追逐知识发展这一"移动目标"的过程中,知识贫困现象愈显严重。 本文对我国知识贫困方面的现状及导致我国贫困现状的根源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陷入了困境,"语言学转向"是哲学家们为使哲学走出困境而进行探索的一种产物.罗蒂与阿佩尔都认为这一"转向"不够成功,未能使哲学走出困境.为此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强调剥夺哲学的特权,使之融入文化的领域之中,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则强调哲学应建立在主体间性维度的基础上,仍坚持先验语用学具有奠基的功能,先验语用学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第一哲学的第三范式.相对而言,阿佩尔的哲学改造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孔子学说与先秦“显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孔子学说与先秦所谓显学的儒、道、墨、法四家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不应该把孔子确定为诸子之中的一子;代表他思想的不是《论语》,而是"六经";四家所谓显学与孔子学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侧重强调了孔子学说中的某个或某些部分;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对诸子学说的求同,而不应该只是求异.  相似文献   
55.
通过系统的实验,对常温下生物质材料在秒量级脉冲加热下的导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本实验的条件分别进行了抛物线型和双曲线型两种导热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傅里叶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而双曲线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差很大,这说明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在所用的生物质材料中没有发现非傅里叶现象,同时也说明某些文献所述各种生物质材料的热松弛时间为秒量级的结论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6.
我国国际惯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学术界对国际惯例含义问题的不同看法 ,提出中国有关国内立法中的“国际惯例”不仅指实体意义上的国际惯例 ,也包括冲突法上的国际惯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 ,国际惯例已成为我国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其法律效力具有特殊性 ,一旦采用 ,即具有优先于公约和国内法的效力。论文建议“删除”我国立法中独特于他国立法的“公共秩序保留”;建议我国现行有关“国际惯例”的国内立法对有关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加以明确的界定及修改  相似文献   
57.
Critic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enterp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commonly contend that the narrational accounts of past social phenomena provided by historians are inadequate to the task of theory-building and testing. In support of this negative assessment, opponents will adduce informational deficiencies in the available data (the standard positivist appraisal of historical evidence), or cite the interpretive anarchy that seemingly prevails at the narrative phase of emplotment (the skeptical, postmodernist contention that historiographic texts 'construct' rather than veridically represent the events they artfully contrive to signify). Both of these lines of criticism are unbalanced, and therefore seriously misleading as regards 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 of historical-sociological inquiry. The 'social authenticity' and 'informational density' of historical evidence does allow for veridical reconstructions of the past, while the reflexive interpretive protocols of source criticism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can be deployed to provide warrant for discriminating arbitrations between competing theories and narratives. The various epistemological deformations in the study of human affairs that have been encouraged by the old idiographic-nomothetic polarity - chronic ahistoricism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atheoretical predilections of much conventional historiography - are rectifiable through the consolidation of a fully integrated sociological history, a unified and inclusive 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源岩条件、排烃动力条件、油源断裂、储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1) 成熟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是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首要控制因素,控制了油气藏的范围及规模;(2) 对于泉四段而言,在成熟烃源岩内青一段的超压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3) 对于青山口组而言,油源断裂是基础,青二+三段储层的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4) 安达凹陷整体相对较低的成熟度(大部分地区Ro<0.9%)及相对较薄的烃源岩(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厚度小于80m)造成的生烃潜力不足可能制约了姚家组的成藏。  相似文献   
59.
The economically optimal sample size in a food safety test balances the marginal costs and marginal benefits of increasing the sample size. We provide a method for selecting the sample size when testing beef trim for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that equates the averted costs of recalls and health damages from contaminated meats sold to consumers with the increased costs of testing while allowing for uncertainty about the underlying prevalence rates of contamination. Using simulations, we show that, in most cases, the optimal sample size is larger than the current sample size of 60 and, in some cases, it exceeds 120. Moreover, lots with a lower prevalence rate have a higher expected damage because contamination is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Our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se lots have a higher optimal sampling rate.  相似文献   
60.
胀接对管板强度的加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胀接使列管与管板紧密连接,管壁厚度的部分或全部可以考虑在管桥 宽度中.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胀接对管板强度的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