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6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4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060篇
理论方法论   215篇
综合类   5452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首先,从内涵界定、历史轨迹、基本特征、文本释析、理论创新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多视阈的研究。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关系进行梳理和探究,尝试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于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论述,党和学界当务之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梳理、界定和明晰,这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将知识产权文化界定为法律文化的子范畴,把知识产权文化从结构上划分为两个层面:制度形态的表面层面和观念形态的核心层面。通过历史分析法和比较法的运用,分析了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既要挖掘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也要移植和融合西方的先进法律文化经验,广泛地吸纳人类共同的法律文明成果。最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可以从制度环境、观念环境、教育环境和宣传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年级学生为例,从大学生自身、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等方面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思想,不断创新。只有具备了创新观念,不断进行改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从新角度、新层面去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党引导青年成才和发挥青年才能的思想实践,也不断发展演变。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逐步成熟,并得到有效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转型。"文化大革命"和徘徊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被扭曲。改革开放后,党的青年成才观得以回归和进一步升华。实践证明,当党的青年成才观正确时,青年就进步,党的事业就发展;当党的青年成才观偏差时,青年就走上曲折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7.
王瑶与陈寅恪不仅有师承关系,而且在学术路径上也交集颇多。总体而言,二者不仅在求是这一学术目的上颇为相合,其实现这一目的的学术路径,诸如"从史实中求史识""了解之同情""内热的心情"等,也很是类似。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群众主体观实际上是指人民群众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主动性,它与马克思唯物史观高度一致,其立论根基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群众主体观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而且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相似文献   
999.
任何民族都有历史形成的意识层面的"基因"。中国传统的"天道哲学"是经验的,由此演绎出"法出于权"的法律观和"家国一体""差等秩序"的国家观,并在此基础上置换了某些西方舶来价值的终极指向。现代政治建设应引导社会培育现代的法律观、国家观,关键在于坚持发展市场经济,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000.
李玟兵 《学术探索》2014,(11):109-114
我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对生态美学理论的建构不能遗漏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傈僳人民长期在自然界的生存实践使他们养成了一套独有的生态生存智慧,民间文学凝聚着民族的灵慧和精神,用生态美学这把新标尺去重审傈僳族的民间文学,探寻其特有的诗意生存的美态,重构其新的文学价值,无疑有助于当下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无家可归的现代人找到一条“返乡”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