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178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477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3103篇
社会学   184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商品化权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理论和我国在经济生活中引发的诉讼 ,对商品化权引入的必要性及其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必要引入商品化权 ,以此明确权利 ,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推动我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讨论了位相物体激光像面全息摄影的特点,从全息与橱窗装饰艺术结合的设想出发,设计了位相物体像全息图的拍摄实验,取得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3.
《雷雨》中的繁漪是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其鲜明特色在于独特性的雷雨性格,其复杂蕴涵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和个体生命力中的创造性力量与破坏性力量的相兼相制,因而深切地显现出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34.
文学语言凭借意象建构意义世界。意象是艺术创造主体生命意识与客体融合同构的结晶 ,是艺术形象诞生的前提。李煜词中的意象蕴涵着生命意味 ,它通过文本的意象来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诗的意象运动的动力源在于情感 ,是情的流动引起包括情与理两端的意的流动 ,又是情和意的流动造成象的跃动。因为情和意如气体或液体呈线型流动 ,像如固体作块状跃动 ,所以在诗的意象运动中 ,往往出现象断而意连的状况。  相似文献   
36.
从新闻意境的呈现形态、结构方式和审美特点的角度去把握新闻意境 ,新闻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同时 ,新闻意境也与艺术意境一样 ,具有蕴含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深沉旷远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现。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为此 ,从问题的提出、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思考与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8.
电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且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本文除回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电影技术革命(如声音技术、电视技术)引发的电影美学革命外,着重阐述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正在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电影艺术的本体性变革,并指出由之而可能导致的电影艺术的终结.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模型的双正交小波多分辨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波多分辨的优点及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保证了水印的不可见性及鲁棒性,同时在检测水印时也不需要原始图像,仅需涉及到相关的几个细节子图。实验表明该水印算法对于中值滤波、叠加加性噪声、JPEG有损压缩三种图像处理都是鲁棒的。检测算法还有计算量小,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
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