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3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178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477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3110篇
社会学   184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图像艺术与话语文本的结合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文学创作的视觉化趋势更加明显,并体现在图像艺术与文学话语的结构组合与意蕴融合中。文心画意是散文家自觉的审美追求,影响着散文的叙事、写景与抒情。西部散文中就有许多图文并茂的作品集,成为散文创作与图像艺术审美互生的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72.
城镇更新是城镇发展中"修复振兴、激发活力"的动力机制。而在拓展城镇规模,建设形成新城镇形象的过程中,保护老城风貌并采取各种优化、更新要素的方法传承形象特色,是不同历史阶段化解形象危机和传承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城乡一体、资源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探索优化老城形象的策略,对未来城、镇、村的层级、梯度发展、增强城镇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滁州老城物质风貌的显性与隐性形象要素入手,对形象要素"分裂、重构、整合"出的"生态、建筑、文化"等形态风貌关系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优化策略,为保护老城形象、传承文脉、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3.
Consumer culture and neoliberal political economy are often viewed by social psychologists as topics reserved for anthropologists, economists, political scientists and sociologists. This paper takes an alternative view arguing that social psychology need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two intertwined institutions as they can both challenge and provide a number of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self‐identity and their related concepts. These include personality traits, self‐esteem, social comparisons, self‐enhancement, impression management, self‐regul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To illustrate, we examine how elements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neoliberal political economy intersect with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cepts of self‐identity through three main topics: ‘the commodification of self‐identity’, ‘social categories, culture and power relations’ and the ‘governing of self‐regulating consumers’. In conclusion, we recommend a decommodified approach to research with the aim of produc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hat avoids becoming enmeshed with consumer culture and neoliberalism.  相似文献   
74.
文章应用爱德华·萨伊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武器,选取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了美剧中作为他者消费性的、建立在西方种族优越构筑机制之下的中国元素的显著特点;然后分析了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5.
分析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网络有效性的五个因素,构建知识网络有效性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结论:企业为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释放意愿所做投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升知识网络有效性,投入超过一定值后,这种提升作用不再明显;企业较高的知识水平、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适当的知识势差可以提高知识网络有效性,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6.
张法 《河北学刊》2012,32(1):16-19
Image(形象/图像/意象)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对话和美学对话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西方主要与三个方面相关:由主客互动而来的影像,主体心理运行的意象,由主体外化而成的艺术形象.这三个方面为image在中国的三种不同译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李焕有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66-68,108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团体的生活方式,应该有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在中国,道德根文化影响着民族的生活方式。路一凡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道德根文化的熏染,具有君子之德。他性格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原因:周围智者的教化,秀美山水的滋养。由此造就了他肉身欲求与精神欲求和谐一体的美,锤炼了他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8.
付元琼 《学术探索》2012,(2):128-131
由于地区和时代风俗的不同,人们对乌鸦的喜恶或有差异。但乌鸟意象作为中国文学中较为复杂的意象之一,却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此意象不仅涵义丰富,而且在辞赋中又和其在诗词中有显著的区别。唐前,辞赋中的乌鸟是作者借以表达"出"、"处"生存观念的寄托,乌意象亦随辞赋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出""处"儒道两家,其中《神乌傅》正反映了作者在"出"、"处"间的徘徊和抉择。有唐一代,乌意象的灵异祥瑞成为辞赋书写的重要内容。宋以降,辞赋中的乌鸟渐渐摆脱了其作为祥瑞之兆的使命,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儒家道德品性。此时的乌意象集忠、孝、仁等儒家大加称扬的道德于一身,堪称"奉行"儒家伦理道德的典范。而明代《孝乌赋》,凸显乌鸟意象的"孝"德,是彰扬乌意象孝行的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79.
智宇晖 《齐鲁学刊》2012,(4):111-114
《焦氏易林》作为汉代四言诗的大观,描写了众多的社会历史人物,其中女性的描写独具特色。在情感和道德的不同领域,赋予了女性不同的色彩,渗透了作者的女性观,也反映了古代女性角色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80.
在移动电商高速发展和移动支付日益便捷的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商务模式正日益成为传统零售、电子商务甚至快递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影响着供应链运营管理及其优化决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下的战略顾客行为不同于传统模式,其对于供应链运营管理及其优化决策的影响也不同于传统模式。基于O2O运作模式特征,运用战略顾客行为理论、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理论,本文分别构建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线下支付+自行提货"O2O模式1、"线上浏览+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线下配送"O2O模式2、纯线下模式和纯线上模式下考虑战略顾客行为的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型和契约协调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线下支付+自行提货"O2O模式1还是"线上浏览+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线下配送"O2O模式2,收益分享契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战略顾客行为下的供应链协调。(2)对比两种O2O模式和两种非O2O模式,O2O模式1和O2O模式2能给供应链及其成员带来更多的利润,而纯线上模式和纯线下模式能给战略顾客带来更高的效用。(3)O2O模式下,制定较高的自提补贴和较低的折扣价格,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及其成员的运营绩效。(4)O2O模式下,增强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实际体验效用,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整体及其成员的运营绩效,有利于提高战略顾客的净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