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892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5869篇
社会学   464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德育低效除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高校德育自身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智德分离;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脱节;育德者的人格不适应德育的要求等德育自身的缺陷是德育低效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高职教育灵活、快捷、适应性强的特点,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和方向的重要举措,它将涉及教育观念、培养质量、课程设置、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学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等教育的收益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成正比;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首先是受教育者个人;可以从高等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中来计算高等教育的收益;应该以科技为中介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收益;可以从受高等教育者的职业优势上来发现高等教育的收益;可以从人才的流动或者人才市场的变化中发现高等教育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学习江泽民同志“5·31”讲话,要牢牢把握“三个代表”这条主线,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个精髓,要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推进普通女子高等教育,加快中华女子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全国教育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对中国近代教育家雷沛鸿的高教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现实延伸 ,达到了对高教的现实模式进行系统扬弃 ,对其逻辑模式进行全面探索的目的。全书立意宏大 ,开掘精深 ,是一部颇为成功的学术力作。该书特点主要是 :内容全面 ,概括精当 ;分析透彻 ,创获良多 ;运用比较法 ,突出了雷氏思想的特色 ;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学术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新的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生机,网络的出现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障碍 ,提出重构高等教育的文化生命机制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情高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地审视高师院校的情商教育 ,其存在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偏颇 :(1)对情商教育内涵的界定过于宽泛 ;(2 )对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情商教育未纳入课程或课程计划 ;(4)把EQ (情商 )教育与IQ (智商 )教育相对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如何避免情商教育的这四个误区 ,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等教育在十几年里飞速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问题。文章试图从宏观上论述在新的时代背景 ,尤其是即将步入WTO的国际大环境下 ,如何改变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扶持 ,积极加快湖南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创新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此必须进行教育哲学、人才模式、教育组织与教育制度创新 ,才能自觉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