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4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0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833篇
理论方法论   226篇
综合类   3728篇
社会学   140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艺复兴与天主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天主教之间 ,由于社会现实的巨大变化和诸多的文化因素 ,不仅有对立和抗争 ,而且有传承乃至合作 ,不仅有变异而且有遗传 ,不仅有本质差别 ,而且有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62.
任何一种原生态的文学史本体 ,唯有经过带有特定价值目标和取向原则的文学史主体 ,亦即文学史家的选择 ,并被置于某种思想规范和文学史构架之中 ,才能显示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史研究首先要求文学史家们德识兼备 ,实事求是 ,纪史以实 ,同时还应具备跨学科、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学史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研究途径和解释系统 ,进而推动文学史研究和著述范型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63.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64.
自“中国哲学”学科产生以来 ,有关该学科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一直有所争议 ,迄今未获定论。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到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中国哲学史料的选择、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方法、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分别等内容。本文就有关这些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作一总结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65.
论新诗(1917~1949)历史发展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着眼于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通过对新诗流派嬗变轨迹的综合把握 ,考察了诗人群体的兴衰、诗歌体式的更迭、创作方法的演变等新诗特质 ,确立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从而把新诗 (1917~ 194 9)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并分别就每一个时期的主体诗潮特征予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6.
对两个“历史决议”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视角,对两个“历史决议”的文本进行一个全新的解读,通过对两个“历史决议”形成过程和内容的比较,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政治民主的发展历程,揭示出政治民主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概念所表现出来的民主基本原则的共性与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制度下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7.
文章介绍了当前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阐述了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68.
作为理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汤普森在探索马克思主义英国化过程中,基于自己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反思和历史研究实践,形成的一种主要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作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奠基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人民历史"观念和超越资本主义的乌托邦议程这三个支撑点上的,它具有两种基本作用:真实的经验整体的倾听和再创造;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9.
汉字与它记录的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其中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有合,情况相当复杂。本文以"沉"与"沈"、""与"""为例,探索这两组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提示阅读古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