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3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249篇
管理学   5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0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60篇
丛书文集   3354篇
理论方法论   1194篇
综合类   20025篇
社会学   1535篇
统计学   18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475篇
  2011年   1889篇
  2010年   1627篇
  2009年   1795篇
  2008年   1686篇
  2007年   1947篇
  2006年   2074篇
  2005年   2094篇
  2004年   1911篇
  2003年   1883篇
  2002年   1522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仅有一个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一个同现实的人的结合的问题 ,它内含着一套有关现代“人文关怀”的设计问题。因为离开了“人文关怀”则势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生扭曲 ,建立不起来 ,甚至兴而复衰 ,这就提示我们必须根据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相似文献   
992.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着手,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93.
“红色经典”是“17年文学”特定的“历史情境”的必然产物 ,其“史诗”性的创作追求一方面成就了“经典”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其缺失 ;自“红色经典”诞生起 ,其随政治波涛起伏荣辱的历史命运更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现象。文章认为对经典的批评要以一定的文学理想境界作为每一位批评家的“果核”和“底子” ,从而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分析其文学意蕴 ,确立其文学史意义 ;轻易作出武断结论的批评态度是不可取的。同时文章也提出 ,当代文学要在新世纪开拓出一片新的天空 ,如何正确对待文学维度与政治维度关系仍是一个必须跨过的堤岸。  相似文献   
994.
当前,高等教育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先进生产力策源地的作用,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继承、发展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巨大辐射源;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9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 ,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在《185 7─ 1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主题 ,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说 ;资本对发展生产力、扩大交往范围、增加自由时间的伟大文明作用 ;劳动性质的演变 ;自由时间的意义 ;财富尺度的演变 ;科学是生产力 ;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人的社会性质分析 ;人的需要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96.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哲学意蕴和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哲学意蕴的整体把握 ,发掘出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两个维度 :一是其作为人之理想性目标的理想价值维度 ;二是从人的历史性生成和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维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理想维度和现实维度的统一 ,对于促进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观 ,主要体现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统一的坚实保障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内在要求 ,充分自由与社会制约相统一的重要机制和实现自我与社会贡献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科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目标取向 ,努力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是现代哲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98.
This paper follows recent science studies in theoriz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s socio-material configurations, aligned into more and less durable forms. The study of how new technologies emerge shifts, on this view, from a focus on invention to an interest in ongoing practices of assembly, demonstration, and performance. This view is developed in relation to the case of the 'prototype', an exploratory technology designed to effect alignment between the multiple interests and working practices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ites of technologies-in-use. In so far as it is successful, the prototype works as an exemplary artefact that is at once intelligibly familiar to the actors involved, and recognizably new.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adopts a global perspective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civil society. It locates the analysis in a geohistorical framework, arguing that, as a distinct area of scholarship, contemporary civil society research is a two-track post-Cold War phenomenon exhibiting major shortcomings. A new type of dedicated research financing and process of allocation could redress today's research limitations in ways that will beneficially cross-fertilize parallel approaches and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s while increasing the spread of centers dedicated to such knowledge generation. The analysis leads to suggestions for a civil society research agenda and investment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000.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陷入了一种迷惘状态。对“革命历史小说”的逆反情绪 ,使史诗追求并没有根本性地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人物塑造形成了新的审美定式 ;历史循环论和相对主义对历史决定论和机械进步论的解构 ,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工具化倾向使历史叙述在摆脱了图解政治的命运后 ,再度沦为商业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