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4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41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96篇
丛书文集   1426篇
理论方法论   338篇
综合类   9208篇
社会学   612篇
统计学   27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832篇
  2003年   887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733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论儒教的宗教性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价值是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虚拟。它已经度越了逻辑和理性的界限,虚拟了在现实不可能存在而具有逻辑可能性的东西,甚至虚拟了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宗教的旨趣就在于终极解脱、灵魂救济和安身立命,实际上是对于没有上帝的上帝、没有天国的天国的信仰。在中华文化中,对天命宗教信仰从夏、商、周三代到近现代历经了三次起落,每一次起落都与时代诉求与违背时代精神相联系。为了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儒教需要改革,完善其自身的五个方面缺失。因为这些缺失,削弱了中华民族各民族以至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儒教的宗教性是以人文、人性、人本、人道为终极关怀的人文宗教,是兼容诸教的普适化的中华文化体系,是人的终极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运用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目标进行讨论。认为结合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适应市场需求,以后现代课程理论为基础,把英语教学提升到外语教育的高度。即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文化目的,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推行非线性的课程模式,促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3.
试论提高农村居民生存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玲 《唐都学刊》2004,20(4):155-158
中国 6 4 %以上的人口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账面上看是 3:1,实际差距可能已达到 6 :1。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不同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等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这种不公正的体制已严重妨碍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这是束缚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改变现行城乡二元结构状态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促使城乡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小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创新思维:传统教育的缺失与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奇 《唐都学刊》2003,19(2):66-68
传统教育的教育思想、评价学生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反差甚大 ,而其关键是创新思维的缺失 ,发展创造性教育 ,是人类教育发展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而培养创新思维 ,则应是我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罗瑾  任艳红 《唐都学刊》2004,20(5):158-160
新课程期待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从灌输到引导、从个体劳动到团体合作、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伴随着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体系的建构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到课程的研究开发者的转变;而角色期待得以实现的基础是教材的改革与创新;调整改革的心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6.
试论现代企业竞争中的服务质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质量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着力点,也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所在。要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深刻把握和实际权衡顾客预期服务质量与实际服务质量的四个制衡点;通过提供人性化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及时进行服务补救等情感投资来培育服务质量的竞争优势;通过完善服务质量的内部管理体系,即建立服务质量信息系统、提升内部服务质量、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蓄积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97.
任春林 《唐都学刊》2002,18(4):120-121
鉴于高校教师队伍在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敬业精神、文化素养、育人意识、教育手段等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培训并改变管理机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98.
尤雅文 《学术交流》2005,(6):175-177
社会责任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提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是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某些舆论导向出现偏差,使新闻作品呈现泛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都是着眼市场占有率、弱化社会责任所致。鉴于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赋予新闻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促进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9.
张锡勤 《求是学刊》2004,31(1):39-44
麦孟华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的重要成员和有影响的宣传家、理论家。但长期以来他的思想未曾受到学术界关注,对他的研究是一空白。文章试图通过对他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的评介,指出他在提倡民权、清算奴隶性、选择变法途径、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态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关怀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维度。加强人文关怀,创建一个有利于沟通和共鸣的人性化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倡导、实践人文关怀,回归工作重心,润滑连接纽带,延伸工作的内容和手臂,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绿色走廊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