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6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在明清理学思想专制的氛围中,曹雪芹通过宝玉“女儿说”,展现了人与生俱来的至情人性;但在儒释道一体的封闭思想体系下,贾宝玉陷入了困境,或儒或佛,其至情人性终归泯灭。根据人的主体超越性与历史局限性的辩证关系,鲜明地展现了贾宝玉至情人性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92.
以生成语法的发展阶段为顺序,论述了生成语法自诞生以来对语义态度的变化,并认为生成语法坚持语义内在论,生成语法的语义观与其内在语言观和句法自治论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3.
本文回首中国20年的经济改革,认为改革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是人性与经济道德在认识上和行为中的模糊性所致。作者在定义了人性、道德、灵魂等一些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两种选择(价格、所有制)的归宿进行评述,从而找出速度较慢的一方面原因。文中对儒家道德进行了说理的评说,意在对经济学哲学研究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人有三重性,即人的物性、理性和神性,它们代表了人的三种不同的生命欲求和存在力量。在此等力量的作用下,人生承载着肉体与灵魂、必然与自由两大矛盾的对抗。科学和道德的存在理由,来自于人的理性协调人生矛盾、叩问生命自由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
休闲与人性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国内的休闲研究,唯经济视角的功利休闲是值得怀疑的。休闲的本质应在于人性的和谐发展,在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关于休闲与人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6.
赛妮亚在<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误区>一文中指出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问题,即"欲望化写作与小资产阶级情调","个人悲观和虚伪的艺术"及"追逐时尚".而本文认为王安忆一直是一个严肃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作家,她对人生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贯穿她写作的始终,因此有必要对这样一位创作时间跨度长、数量多、风格多变的作家评价时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97.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审美化过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高度体现.音乐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技术学习 ,而应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节奏训练、语言训练、动作训练等各种训练,更大程度地发掘人的各种能力,培养人的各项优良素质.合理科学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奥尔夫审美教育精髓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行文幽默是刘墉散文的独特品性之一,这有赖于他深得中国现代散文的传统,也有赖于他多元的文化内涵和人道的精神。自由的、宽容的、明智的态度,并通过对日常经验的个人感悟,使刘墉建立了睿智、宽厚而幽默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99.
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经济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应该在报道中贯穿人文关怀的报道理念,对人文关怀作出新的追求: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相似文献   
100.
清代品体文学之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在诗学领域,其体现在袁枚的《续诗品》、顾翰的《补诗品》、曾纪泽的《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及蒋斗南的《诗品目录绝句六章》中;二是在词学领域,其体现在郭摩的《词品》、杨夔生的《续词品》、姚燮的《鸥波词序》及江顺诒的《词品》中;三是在文章学领域,其体现在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及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中。上述三个维面,从不同的论说视域将传统品体文学之论予以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