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99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叶澄衷是清末上海实业界颇具影响的重要人物。他在各地经商,积有余资后,广泛参与创办沪甬等地的慈善公益活动,将其商业上的成功转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实体。叶澄衷慷慨行善,热心公益,使其赢得生前声望和身后哀荣,也给后人留下了最丰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2.
要造就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必须切实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培养的关键是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6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即邓小平对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总的看法。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理论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特色 ;(二 )独创性的辩证思想特色 ;(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  相似文献   
64.
关于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略考察天赋观念问题的起源和近代发展的基础上 ,文章结合莱布尼茨哲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着重分析了其具有“可能性”、“差异性”、“整体性”、“折衷性”和“规则性”等特征的天赋观念说。现代科学对天赋观念问题的探索性论证 ,启示我们重新审视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5.
户籍改革的研究状况及实际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 ,引起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众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户籍管理制度产生的原因、户籍改革的必要性和户籍改革的思路等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实际工作部门对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修改。本文就户籍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6.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长期以来得不得到学生的重视,原因很多。笔者从教材编写与整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偏差这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正本清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给我国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新形势下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强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提高设计思维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8.
在近代中国的留学浪潮中,大批有志青年来到日本,创办了大量进步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从云南留日学生创办的《云南》杂志和《滇话》报刊可以看出晚清云南留日学生的国民思想、国家观念、云南观和社会改良思想,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积极倡导女子教育、风俗改革等社会改良思想。  相似文献   
69.
1940年9月至1943年2月,陈诚实际主政湖北。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中最深刻最具特点者有五:一是“建设国家,才是我们一贯的目的”之建设目的论。二是“一切建设应以文化建设为先锋”的文化建设先锋观。三是把武汉建设成为中西部之中心城市是新湖北建设的核心构件的发展战略。四是“政府不可侵犯人民应享的权利”的分明系统思想。五是立足抗战现实,新湖北建设从鄂西北着手的务实精神和作风。限于抗战的历史时期,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的贯彻与实践仅及鄂西,但省府迁地恩施一派繁荣,鄂西建设得以较好、较快发展,却是最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70.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对子女的教育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说重成材而轻成人。文章通过对曾国藩家教思想的分析,强调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既要与现有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更应秉承中华民族一贯的以孝悌为本的传统人伦关系、以德立身及相应的道德规范的家教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