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776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证据属性是证据法学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而证据的客观属性则是证据法学理论中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学者对证据的客观性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总结证据客观性的各种观点,对其产生争议之原因予以阐析,并以“事实信息理论”为依托,从证据是存贮有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定义出发,对证据的客观性予以信息解读,提出证据的客观性包括作为证据表现形式的物与人的客观性以及证据中案件事实信息的客观存在性,这两者统一于证据之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2.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和政府上网工程的普遍实施,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电子档案(文件)具有许多特性,导致它的法律地位至今悬而未决,本文对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论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理对象的形成和证据的提出层面实行辩论主义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强调当事人自我责任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法院的作用。如果过分限制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权力,既不利于法院在诉讼中发现真实,也不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可能造成诉讼能力薄弱者无法实现实体公正。从有利于发现真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实体公正的角度考虑,有必要适当拓宽我国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74.
由于金融业电子化趋势的加快,网络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深入研究网络金融犯罪已经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金融犯罪的隐蔽性更强,社会危害性更大。在进行这类案件侦查时,应注重计算机技术与侦查技术相结合,全面收集各种证据,同时要加强地区间的侦查协作,针对网络金融犯罪的特点,灵活使用各种侦查策略。  相似文献   
75.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是保障人权、维护法制尊严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案件实体真实发现的需要。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虽然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了一些规定,但其存在的缺陷是明显的。通过对两大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历史发展的考察,提出了设立适宜我国国情的、平衡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双重需要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76.
生态隐喻方法是指通过隐喻性的类比,将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映射到另外一个研究领域中,从而有可能给新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示的一种方法。生态隐喻方法现已成为一种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范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被滥用的倾向。为此,人们在应用生态隐喻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77.
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效的行政立法之合法性审查机制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行政立法冲突的唯一途径。这种机制之正当性则渊源于正义论等原理和法制等原则。目前,世界上存在议会审查、司法审查和专门审查等三种合法性审查体制,就我国而言,建立全国人大领导下的专门审查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从介绍证据立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对完善证据立法的意义、构建模式、现行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成熟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对中国证据制度改革问题进行认真探索研究对完善证据立法和指导司法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西方拒证权制度的设立有其合理因素和价值意义,从普世伦理的角度,即保障社会存在与发展、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实现每个人幸福的角度来看,拒证权设立的普世伦理意义是:当法律原则和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法律的真实性原则应当向普世伦理标准作出让步、妥协和回归。  相似文献   
80.
在刑事庭审中.举证集中性原则是集中审理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该原则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控辩双方厚则上都只有一次向法庭举证的机会.并且一次性将本方所有的证据向法庭提出举证。不得保留或拖延。贯彻该啄则要在法院审理期间限制控方的补充侦查次数、期限以及二审法院不得以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因此,我国确立这一原则.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