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企业竞争优势实质上是一种比对手强的相对实力,它直接表现为使企业获取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但是,能够获利并不意味着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创新两个方面.为了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企业必须永葆创新精神,并有效地防止对手的模仿,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对手的经营难度.  相似文献   
32.
数字经济背景下,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有效协同,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16类制造业投入产出、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投入显著抑制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即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出“数字化创新悖论”;同时,数字化投入也抑制了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数字化投入以及电信数字化投入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IT和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强化模仿创新的消极影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在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增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度,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3.
波德里亚把对拟像的研究与对现代性的研究结合起来,指出现代性突破封建秩序就是从拟像秩序开始的。他集中地分析了现代社会中各种毫无意义的而又冒充各种意义的人造符号体系,他把这种人造符号体系称为"拟像"。仿造、生产、模拟就是与"拟像"相关的人类历史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4.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将艺术与模仿组合在一起作思辨性的考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做出了重要的阐释。这构成了艺术哲学的一大传统,尤其到了现代,模仿更是作为建构现代艺术体系的单一原理而存在,艺术与模仿及美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艺术形态的变幻,"艺术作为模仿"这一信条也不断被挑战,但是这些并不构成对它的威胁。直到"现成品"艺术出现,才真正取消了模仿统合艺术的地位而存在,然而现成品艺术又重新提出了已经借助模仿解决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5.
数字内容产品具有非实物特征,其网络生产与交易几乎不包含地理距离成本,因而企业需要认识其扩散模式,重新制定与传统方式不同的全域营销策略。此研究借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某类数字内容产品的省级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从消费扩散角度检验了其在网络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固定效应。本文的主要实证发现包括,数字内容产品的网络销售并没有因为物理距离的消失而失去其空间相关性,消费者之间的模仿行为是驱动区域内产品扩散的直接动力,此外,相邻区域间的消费存在着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36.
外资企业在进入模式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经济目标,还要考虑合法性问题。将大陆台商面临的制度环境分为产业制度环境、地区制度环境、当地产业制度环境和集团企业内部制度环境等四个层面,从制度理论的角度研究大陆台商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层面的制度环境中,大陆台商为了获得合法性,在进入模式的选择上存在模仿行为。与其它层面制度环境相比,大陆台商更倾向于模仿本集团企业的进入模式;与产业制度环境和地区制度环境相比,大陆台商更倾向于模仿当地产业制度环境中的进入模式,这表明在多层面制度环境中,大陆台商倾向于在狭窄的制度环境中寻求合法性。  相似文献   
37.
基于集群企业间博弈分析的知识再创造的主体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用斯坦科尔博格模型对集群企业产品市场的竞争进行分析,讨论了知识再创造的投入系数、知识的吸收率以及博弈周期与知识再创造活动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的再创造活力与企业知识再创造的投入系数、知识的吸收率呈反比关系,与集群企业间的博弈周期呈正比关系,而且相对于大企业来说,集群内小企业处于知识再创造的主体地位.运用这一结论,对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知识再创造活动进行简要分析,得出:硅谷的网络化工业体系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创新主体活跃;而128公路以少数大企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导致小企业难以生存,缺少活跃的创新主体,知识再创造活动滞缓.  相似文献   
38.
木斋  尚雪红 《求是学刊》2012,39(3):104-109
陆机应是南人中写作新兴五言诗的第一人,其五言诗风格和成就,是陆机入洛学习和仿效曹魏文化的结果;陆机代表作《赴洛道中作》,应是陆机多次赴洛中的晚年之作;陆机对曹植代表的建安诗风的模拟仿作,正是陆机对曹魏文化学习和模拟的结果,其中对十九首的拟作,也应该是陆机在北方生活了相当长时间之后的作品,而非陆机赴洛之前所作.  相似文献   
39.
诗歌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手艺。它重经验轻理论;译者应该甘当仆人,服侍诗人并将原作奉为圭臬;模仿乃是翻译的极其显著的特点,而且应达到惟妙惟肖、近乎等值的效果;翻译在内容上不允许创造,形式上的创造也相当有限。因此,若将"全面的信"确立为翻译的标准,那么大概可以说:创造性翻译的提法总而言之是不大妥当的。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来,文艺圈中"模仿秀"表演形式发展迅速,模仿者逼真的模仿令人眼花缭乱,吸引了许多观众。可是,法学界从著作权法的视角对这种现象的关注并不太多。基于此,在阐述"模仿秀"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法学理论和现行法律,对"模仿秀"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认为,"模仿秀"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也不具备著作权法上的独创性,而仅是一种非创造性劳动的技艺性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