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8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440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31.
韩愈所作<送董邵南序>,历来为后人交口称誉,但其主旨却众说纷纭.或以为是韩愈对董邵南的挽留,或以为是韩愈对藩镇的深讥,或以为是韩愈对天子的婉讽.种种诠释都显示出批评家们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手段的娴熟运用.不过,对作者意图的过分迷恋和反复挖掘,往往难于避免过度诠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32.
论竹林七贤的“无意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澍 《南都学坛》2003,23(1):70-75
阮籍、嵇康诗之无题化现象说明竹林七贤无意为文。这种创作态度的理论基础是嵇康“性动说” ,性动说的本质是任自然。无意为文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师心使气 ,其长处是情浓言简、新颖独特 ;短处是“漫衍”。七贤所处的险恶社会环境激活了其原始诗性精神 ,导致其创作既有玄言文学 ,也有忧生之作 ,后者奏出了正始文学最强音  相似文献   
33.
董仲舒是西汉时的大儒,他的思想体系庞大而复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许多方面。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的封建统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的原志定罪论的影响较为突出。本文旨在对董仲舒的原志定罪论展开讨论,探讨董仲舒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34.
人格特质、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图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攸立  丁芳 《管理学报》2007,4(3):358-362
通过对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131名雇员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个人属性、内外控型人格特质、组织承诺与雇员离职意图的关系。结果发现组织承诺、内外控人格特质对离职意图有显著影响,个人属性中除婚否外,其他属性对离职意图也有显著影响。推测组织承诺将极有可能是个人属性与离职意图间的中介变量,并且对内外控人格特质与离职意图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东进  杨凯  周荣海 《管理学报》2007,4(5):654-659
探究了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和消费时间间隔4个因素对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正相关关系,而消费时间间隔对重复购买意向并无显著的影响关系。同时,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转移成本与顾客满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6.
非法占有目的:犯罪成立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发展过程中,目的犯的目的首先作为责任要素,最终发展成为存在于犯罪构成该当、违法、有责之中都存在的要素。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非法占有目的作为选择要件与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都存在有机的联系,非法占有目的在刑法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7.
关于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应否需要"以营利为目的",学界形成了"取消论"和"保留论"两种意见。双方各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妥当的做法应当是从"批评"和"固守"走向"解释",通过对"以营利为目的"的扩大解释,可以有效规制市场秩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事实上,新近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采取了这种立场。这体现着对作者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对社会进步与人权保障的平衡,以及对著作权法保护与刑法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38.
对我国刑罚正当性根据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的正当性根据是刑罚基础理论中一个重大基本问题,贯穿于制刑、量刑和行刑整个刑罚制度运行的始终。关于刑罚的正当性根据问题,历史上曾出现了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之争,以及以后出现的调和二者的折衷论。文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兼顾中国法律传统和实际,提出以折衷刑的见解来解释我国刑罚的正当性根据是符合我国的现实价值取向的,进而达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9.
张居三 《求是学刊》2007,34(3):107-111
在中国文学史上,《国语》一向不被人重视。其实不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国语》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国语》编撰意图的分析,认为其文学史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紧围绕礼治、民本、忠恕、正名等思想选择的。此外,《国语》一书结构的安排,也不只是遵循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关系远近、先华夏后蛮夷的原则,而是另有深意,即反映礼乐崩坏的前因后果。《国语》一书因此成为有机的整体,文学和史学价值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0.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族企业正在进入传承的高峰时期,而家族传承是家族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网络战略是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策略选择。采用对浙江和重庆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家族传承意愿对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伙伴间信任关系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族传承意愿正向影响家族企业网络中心度和密度,负向影响网络关系持久度和开放度;(2)伙伴间信任关系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中心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密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应与家族传承意愿相匹配,着力培育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并加强对伙伴间关系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