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77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146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273篇
综合类   2083篇
社会学   299篇
统计学   1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wo fundamental axioms in social choice theory are consistency with respect to a variable electorate and consistency with respect to components of similar alternatives. In the context of traditional non‐probabilistic social choice, these axioms are in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We show that in the context of probabilistic social choice, these axioms uniquely characterize a function proposed by Fishburn (1984). Fishburn's function returns so‐called maximal lotteries, that is, lotteries that correspond to optimal mixed strategies in the symmetric zero‐sum game induced by the pairwise majority margins. Maximal lotteries are guaranteed to exist due to von Neumann's Minimax Theorem, are almost always unique, and can be efficiently computed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  相似文献   
92.
We estimate a dynamic model of employment,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including education, and savings for women in the United Kingdom, exploiting tax and benefit reforms, and use it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welfare policy. We find substantial elasticities for labor supply and particularly for lone mothers. Returns to experience, which a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longer‐term effects of policy, increase with education, but experience mainly accumulates when in full‐time employment. Tax credits are welfare improving in the U.K., increase lone‐mother labor supply and marginally reduc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ut the employment effects do not extend beyond the period of eligibility. Marginal increases in tax credits improve welfare more than equally costly increases in income support or tax cuts.  相似文献   
9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优化其结构。  相似文献   
94.
对于遏制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随着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方面由城乡差距转为城镇内部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面临新的挑战。在简要回顾中国收入差距变化的过程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收入差距微幅缩小的原因,并结合国际经验,对未来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分配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文章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以期为理解收入不平等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基尼系数本质上衡量的是结果的不平等,收入所得税等政府政策也侧重对结果不平等的调整,但收入结果的不平等起源于机会的不平等,强化于过程的不平等,最终才表现为结果的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对应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措施.对于机会不平等,政府应着眼于消除户籍制度等对不同人群的制度性歧视,减少我国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与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养教环境.对于过程不平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对各种所有制员工和不同雇佣关系职工都公平的城乡统一的市场环境,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同工不同酬等歧视现象,尤其是取消国家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结果不平等,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在现有个人所得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公正的收入调节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6.
采用1991—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地域差异,西部最高,东部最低,因此在政策选择上应该逐步建立以财政金融为引导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97.
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
与传统股权相比,扶贫股在出资、股权类型、权利内容、收益分配、退出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创新做法,但存在制度回应弱、效益吸引力不够、相关利益协调不足、长效的收益分享机制缺失、平台治理参与局限等深层次问题。据此,应立足中国实践,在集体股的框架内,明确扶贫股的法律属性,以集体股制度创新为路径,从制度层面规范扶贫股。  相似文献   
99.
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为:流转价格偏低,固定不变;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的农业用途被改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被侵犯等。其原因主要为: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民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的不当干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为了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的保护,需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归行政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并完善相关制度;减少乡镇府的不当干预,强化乡镇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指导与监管;培育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0.
保险素养、收入差异与农民商业保险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在“医、养、住、行”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之对应的各类保险保障需求也随之涌现。对保险素养影响农民商业保险参与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使用陕西省56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保险素养对农民商业保险参与选择的影响,以及农民个人收入差异对保险素养影响其商业保险参与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保险素养会显著促使农民商业保险参与概率增加3.1%。此外,个人经济收入差异对保险素养促进农民商业保险参与并未发挥出调节作用,即提升个人收入水平并不会增强保险素养对农民商业保险参与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提高农民保险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符合农民诉求的保险产品等措施促进农民商业保险消费,进而促进商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