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心理学赖以确立的基础是实证主义,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极大地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相对于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则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困难,而且并不容易被加以取代。所以,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问题就陷入了困境。教育心理学必须克服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偏向,从社会-伦理的观点出发进行自我重构。  相似文献   
62.
张剑 《学术探索》2009,(3):124-129
晚清文学改良者在救亡图强的压力下完成了“人的发现”,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下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的妇女、儿童,并且在“人的发现”的基础上完成了文学观念的初步更新。与晚清对于人的社会意义的突出不同,“五四”则强调回到原初意义上的有着各种性别、年龄、性格等个性差异的人本身,从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五四”文学在人类主义的宽广视野下,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完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3.
王鲁彦与无政府主义者有过较为紧密的接触,他在行动层面所表现出的与强权的势不两立以及在社会改造层面各类实验活动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推断,他曾一度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学说。鲁彦早期创作中张扬的个性主义,随处可见的迷茫、感伤情绪,都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4.
杨婕 《现代妇女》2014,(7):294-294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re one of the core value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ummarize the conception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d single som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wo different ideologies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 which exists in today's view of individualism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essence of individualism will be conclude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ism.  相似文献   
65.
17至18世纪期间不仅是英国资本主义迅速成长的时期,而且在这种经济中,财富和成就都必须个人化,从而为资本化提供手段和动力。社会变革的步调也紧随其后,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则成为这种变化最直接的指示剂。生物、社会、政治、经济、心理和性的变化,为个人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为社会个体尤其是传统的弱势群体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创造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满足日益增长的个人情感需求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也成为现代自我意识的肇始。因此,个人主义的兴起被视为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此时英国上层社会中流行的情感式个人主义不仅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宗教道德对人性及家庭的束缚,也在社会中引领了一种新的风尚。  相似文献   
66.
政治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一直是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主流,但自从古典自由主义诞生的上百年时间里,自由主义理论鲜有新的理论建树。直到20世纪7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问世,政治自由主义又萌发了勃勃的理论生机。古典自由主义主张个体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它所指的“平等”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平等。罗尔斯对。平等”概念重新阐释,赋予传统的“平等”观念以实质性的含义,这一观点使得古典自由主义上升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67.
奥尼尔戏剧是关于奉行个体主义的人的悲剧。古希腊悲剧中,悲剧英雄与人以外的力量进行抗争,而由此引发的失败和痛苦使悲剧英雄和观众意识到人自身的不足。恰是这一对人类不足的认识构成古希腊悲剧的高贵,即悲剧感。奥尼尔悲剧中,神与社会的力量被弱化至虚无,他专注于描述悲剧人物的失败和痛苦本身,使其因自恋而自怜。剧作家和悲剧人物所秉持的个体主义至上思想抑制了古希腊戏剧意义上的悲剧感的产生。在个体主义赋予的自由意志下,奥尼尔悲剧人物却依然为人的自我身份而困惑,并表现出与宗教、社会或他人的隔离与疏远。  相似文献   
68.
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9.
个人主义是一种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相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除了具备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一般特征之外,因其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社会生活中义利统一和公平竞争,提倡效率公平兼顾,自律、互利、公正、奉献作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大力倡导利他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但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符合每一社会成员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0.
王玉云 《南都学坛》2004,24(1):103-10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义轻利"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大致走向。毛泽东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是对"重义轻利"传统价值观的直接拒斥,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空想到科学的转折;但后来毛泽东在处理"义"与"利"、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向"重义轻利"传统观念的回归。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以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立足点,既反对极端的集体主义,又批驳个人主义,从而走向了个人与集体的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