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401篇
理论方法论   147篇
综合类   2873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91.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from recent Eurofoun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Europe, based on the output of Eurofound's European Working Conditions Observatory and European Indu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 and data from the European Working Conditions Survey. Overall, the crisis – even if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 effect of the crisis from megatrends in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 seems to have had an impact on both domains. With reference to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has influenced actor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Regarding work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appear to be in line with the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which relates the crisis to an increase in job insecurity, a decrease in work intensity, in working hours, and in anti-social working time arrangements, and a general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health risks and related outcomes.  相似文献   
92.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on the issue of poverty in Singapo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placed in the spotligh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arious types of attitudes among Singaporeans and how they are formed, relating them to the broader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Singapore. A mixed method design is employed where clusters or groups of attitudes are derived through the use of cluster analysis. Subsequently, discourses of poverty and welfare attitudes are construed throug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the aid of Foucauldian Discourse Analysis. Quantitative findings point to three clusters of attitudes: ‘Conservatives’, ‘Liberals’, and ‘Sui Generis’. Qualitative findings, however, show that ‘Sui Generis’ ultimately align themselves closer to either ‘Conservatives’ or ‘Liberals’ in their discourses of welfare. In fact, respondents in all three clusters reproduce state discourses, albeit in varying ways. In essence, this study explicates poverty and welfare attitudes as a product of social identities premised on subjective notions that are shaped by state discourses of meritocracy, self-reliance and anti-welfarism. It is thus argued that current socio-political constructions of poverty ensue a paucity of major welfare reform in the near future of Singapore.  相似文献   
93.
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主题,由于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具有"天生全球化"特质,基于价值链的集群升级理论在适用性上存在局限。本文以原产地多元化为切入点,依据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对其通过原产地多元化实现升级的途径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加以验证。进而提出基于原产地多元化实现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建议,以期为现实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4.
为了提高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工业地产发展水平,本文以望城经开区为例,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园区工业地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园区工业地产发展经验,对未来园区工业地产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提高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工业地产发展水平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5.
宋则 《创新》2011,5(6):5-7,134,126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任务,应该明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即政府创造条件,靠市场来调结构。“十二五”期间,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改革、如何转变结构调整的方式。倘若“调结构”的方式、特别是实体经济中制造业“调结构”的方式不能率先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诸多目标就有可能落空。“十二五”期间的政策落脚点在于继续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进程,切实贯彻中央一再强调的“资源配置要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的施政原则,把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节落到实处。对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结构存量调整的方式,要基本实现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转变,强化金融、商贸等服务业的疏导、中介功能,创建有利于推进服务业深度参与存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6.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产业的低碳发展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循环经济、低碳产业或高能耗行业,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在产业的低碳化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此文认为乡镇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问题应该值得重点关注,并从制度层面对乡镇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人文因素以及延边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论述延边经济发展尤其是延边州振兴老工业基地、实施第二次创业中加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98.
边远民族地区应本着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工业。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工业经济应遵循以资源市场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等,正确处理好工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次产业之间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总体水平从0.2088提升为0.6116,提升了0.4028,在四种细分模式中,先进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四个省份中,四川省、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云南省、贵州省则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土地流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因素因为模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旅游产业园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产业集群形态。旅游产业园作为新事物,其实践发展领先于理论研究。虽然旅游产业园在国内已有所发展,但对其认知尚处于探索阶段。相思谷旅游产业园有机融合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要素,充分释放农业中蕴含的巨大旅游潜力,以农业推动旅游业开发,旅游业拉动农业生产,成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效应的典范,相思谷旅游产业园建立“公司+农户+网站”创新开发模式,并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采取“内嵌式保护开发”创新创建模式和“复合农业立体展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旅居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实现当地美丽乡村“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