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52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729篇
理论方法论   201篇
综合类   5795篇
社会学   329篇
统计学   127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6,26(6):96-1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也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出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工业化国家迅速调整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重新强调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并致力于开发先进制造技术。中国在发展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也具备良好的制造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制造业应瞄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一是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二是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三是制造业的柔性化发展;四是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五是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要提高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生产体系、完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信息化帮助工业化、积极推广建设工业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一种完美的共生体系,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美国“新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相比的新的特征,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美国新经济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3.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课内学时大幅削减的形势下,对机械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合理安排自学内容;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内学时,突出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增加感性认识环节;更新教学手段等措施,保持并进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农业必须立足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科技投入,倡导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利用WTO农业规则,保护我国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迎接“入世”挑战。  相似文献   
25.
比较了国内外住宅电气的设计标准 ,论述了我国民用住宅电气用电负荷标准、进户线和分支线截面、分支回路接地线等容量的设计 .  相似文献   
26.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习惯于从国家级的宏观水平上,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贸易流和投资活动作出解释。产业经济学对贸易流和投资的分析却有自己的传统,其特点是在产业级的微观水平上进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经济学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揭示来自外国的竞争对本国市场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主要利用产业层面的模型去揭示市场结构对进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这种方法把市场结构的构成要素(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度、交易成本等)作为决定贸易流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在WTO的规则下,这种产业经济学国际化的研究对指导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和国内竞争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深化电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椐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体会,分析竞赛中所暴露出的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提出以电子竞赛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总原则与具体细节两个方面论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基层民意机关的理论设计,并且指出这种设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阶级性,2.欺骗性。  相似文献   
29.
K. Goda  H. P. Hong 《Risk analysis》2008,28(2):523-537
Seismic risk can be reduced by implementing newly developed seismic provisions in design codes. Furthermore, financial protection or enhanced utility and happiness for stakeholders could be gained through the purchase of earthquake insurance. If this is not so, there would be no market for such insurance. However, perceived benefit associated with insurance is not universally shared by stakeholders partly due to their diverse risk attitud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with insurance options for decisionmaker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whose preferences could be adequately represented by th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CPT). The investigation is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with insurance options to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CPT and to fair and unfair insurance arrangements. Nume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human cognitive limitation and risk perception can affect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by the CPT significantly. The mandatory purchase of fair insurance will lead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to the optimum design level that is dictated by the minimum expected lifecycle cost rule. Unfair insurance decreases the expected gain as well as its associated variability, which is preferred by risk-averse decisionmakers.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the implied preferenc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ismic design level and insurance option suggest that property owner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unicipalities can take advantage of affordable insurance to establish successful seismic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0.
论英语语言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需求要从目标和目的两个方面进行,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发展测试、材料、教学活动、评价策略的基础。因此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了英语语言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的方法及步骤。目的在于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以及需求分析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