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3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97篇
理论方法论   149篇
综合类   2903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9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在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技术观和消费观方面具有本质的区别。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而生态文明的有机论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张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工业文明否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以自身为目的,因而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天赋的生存权利;工业文明把技术视为人类用来征服、操纵和统治自然的工具,生态文明则强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使技术活动生态化;工业文明奉行消费主义消费观,把消费看作是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而生态文明强调消费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能源的可承受能力,还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倡导绿色消费和注重大自然精神价值的消费。但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台商大陆投资的不断深化,投资地域范围不断扩张,海峡两岸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逐渐成为国内产业转移研究体系中有待充实的内容.以交易效率作为观察台湾产业转移大陆区域分布差异化的重要视角,尝试构造交易效率指标用以量化比较大陆各地区吸引台资的效应强度,探究两岸业界资本在考虑产业合作时的行为逻辑.透过两岸合作障碍的表象,对台湾与大陆欠发达地区产业合作困境以及大陆在承接产业移入的滞后性进行深层次的体制追问.  相似文献   
993.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数字经济产业链呈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字产业链深化。线下经济的停工停产推动了数字企业的“攻城略地”,加快在公共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拓展数字产业链,同时也倒逼传统企业将业务和人员从线下搬到线上,促使数字化进程大幅提速,在事实上起到了托底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数字产业链分化。数字产业链在总体上呈现出更加细化、专业化的倾向,但产业间出现了分化,酒店、餐饮、电影、旅游等行业尽管具备较高的数字化程度却受疫情影响更严重。而且,数字与非数字产业之间的分化加剧,商务楼宇等生产性服务业面临数字化冲击,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可能颠覆人们对地理商圈、总部经济、CBD等的依赖性,改变经济和产业结构。三是数字产业链断裂。疫情加剧了数字经济产业链的断裂趋势,欧美不断封锁数字技术和产品设备的进出口,这对中国数字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和布局造成长期负面冲击,值得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我国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在VEC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和协整检验,对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并没有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同时在短期内产业结构优化大于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获得的启示,从产业关联配套与集聚力、第三产业拉动力、产业技术提升力、劳动就业促进力、产业转移的持续力五个方面对产业转移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造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示例作应用说明,为总结广东省产业转移发展成效,推广发展模式,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资源型经济问题的产生,在于与资源开发、管理等相关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等政策手段和措施,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除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解决了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97.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借助系统工程分析法,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将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各要素发展路径(A)作为总目标(目标层),把发展路径分为转换(A1)、创新(A2)、支持(A3)和动力(A4)等四个系统准则层。准则层又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创新(B1)、制度创新(B2)等11个要素指标层。通过专家打分,确定产业转型中各系统的重要性,进而构建产业转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系统准则层最重要的是动力和支持系统,指标层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人才政策、制度创新及金融政策系统。要根据各元素重要程度的不同确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完整回顾了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发展经历,科学归纳了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多元类型,客观分析了盲目试点非法定衔接机制、过量适用诉讼主动型衔接机制、过多设置强制型衔接机制、非强制型衔接机制分流案件效果亟待提高等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现实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充分响应实践需求、科学总结研究成果、创新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具体形式、继续提升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立法品格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完善层面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99.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宏观经济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滤波、VAR模型等计量分析技术,从三次产业增长率波动的角度,探讨1979年到2007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对国民经济增长短期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增长效应,还具有显著的滞后波动效应;而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影响非常剧烈。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是不断下降的,而第三产业的影响是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1000.
中西方诗学主张把生命情感融入大地的寂静幽宁中,感受自然的律动,获得生命的清澈与澄明。真正的诗都是"归家"之诗,只有回归久已迷失的精神家园,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居。同时,中西方诗学都批判了工业文明和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我们对当下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