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3-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事件,采用事件研究、修正的Meulbroek(1992)模型和横截面检验,同时比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信息含量,发现事件研究中,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总合计量结果与字样本结果并不一致,Meulbroek(1992)存在对内幕交易信息含量高估的现象,而操纵市场信息含量是明显显著的。更进一步,论文采用事件期中与前述不同的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研究基于内幕信息的操纵行为。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买进不能取得异常收益,而卖出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纯粹操纵、基于内幕信息操纵买进的市场反应异常显著,信息含量相比于纯粹内幕交易要大很多。最后,给出国内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操纵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实行委托代理制的现代企业中产生"内部人控制"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了"内部人控制"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53.
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给予褒扬和抨击都是不科学的."内部人控制"是和一定的企业形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公司治理的任务不是消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消极作用.就我国而言,完善公司外部治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在现代公司产权结构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或者说是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在控制权失控和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具有物质资本专用性投资的大股东或创始人及其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层将出现相互敲竹杠以及侵占对方利益的可能性.国美公司内部创始人股东和CEO之间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及其管理层引入的外部不可更改的投资条款方案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文章通过修正Holmstrom-Milgrom模型,讨论国美集团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安排的效率问题,得出了合理的公司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的结论.该结论说明,提高代理人分享的剩余利益有利于降低专用性人力资本敲竹杠的可能性;股权制度安排应该遵循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55.
在竞争性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下,建立起非知情交易者异质信念下风险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关于风险资产的贝叶斯线性均衡价格函数,并基于此研究内幕交易者市场操纵行为,揭示操纵手法。研究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信念偏差对交易需求、均衡价格以及内幕交易者的操纵策略均有重大影响,而对市场深度没有影响。内幕交易者通过散布虚假消息使得非知情交易者成为虚假消息的跟随者可实现获利;内幕交易者在散布虚假消息时需要考虑非知情交易者的整体信念偏差;在线性均衡下,均衡价格与内幕交易者散布的虚假消息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6.
美国内幕交易执法理论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出现的若干个经典判例的回顾和评论,揭示了美国执法部门在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所依托的理论基础的演进历程,重点探讨了内幕交易归责的财产权分析路径和证券欺诈分析路径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最后,作者指出中国证券监督部门可以从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制度建设方面的诸多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可贵的司法经验。  相似文献   
57.
在借鉴前人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篇完成任务问卷调查方法为手段,运用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方法来探索威胁言语行为在美国大学生中的实现模式;调查和总结美国大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实施威胁言语行为时所使用的策略;分析诸如社会距离、相对权力、性别以及社会场景等社会因素对威胁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This paper first identifies representations of threats in Greek‐Cypriot newspapers related to the negotiations for a Cyprus settlement. Then, it identifies how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s to these core representations of threats are managed through the use of a number of semantic barriers. Therefore, it problematizes the role (function) that such representations of threats play in under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transformative dialogue in a post‐conflict and divided country in need of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Focus is on the editorials of two newspapers during a four‐month period before the collapse of the July 2017 Cyprus peace talks. Both were suspicious and polemic vis‐à‐vis the said negotiations but used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oppose them. Simerini convened recurrently threats such as Turkification, state dissolution and threats against Hellenism. Phileleftheros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security drawing red lines on various dossiers under discussion in the negotiation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etical deba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nd identities and the role of threat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undermining transformative dialogue through the use of semantic barriers.  相似文献   
59.
大宗交易制度集交易成本低、相对隐蔽以及市场冲击力较小三项特征为一体,是证券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大宗交易制度常为居心不良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所利用,通过减持来实现逃避税收、套现止损和操纵市场的违法目的。为此,法律应当对利用大宗交易进行非法减持的行为予以严格规制。具体而言,应透过表面的大宗交易行为,探明合同真意,扼制大股东和董监高利用大宗交易进行避税;并通过课以忠实义务,防止大股东和董监高通过大宗交易肆意减持套现;同时,须进一步强化法律责任,对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为他人操纵市场的行为提供帮助的大股东和董监高予以严惩。  相似文献   
60.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行为会对股票流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1 386只股票内部人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虽然跟随内部人进行交易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内部人交易行为并没有显著降低股票的流动性。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很不相同,根据分析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外部中小投资者热衷于跟风炒做的行为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