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91篇
民族学   34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408篇
理论方法论   254篇
综合类   1999篇
社会学   45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21.
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应对犯罪的基本策略,历经"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而演变发展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当注重贯彻宽松刑事政策,合理运用严格刑事政策,并协调运作宽松与严格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2.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罗默的阶级—剥削对应理论是通过使用了理性选择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原则中的"合作博弈"理论阐述了其社会公正思想。其独特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剥削与阶级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公正理论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举证制度关乎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与否 ,庭前证据交换是举证制度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现行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纰漏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从审判实务的角度阐述了完善证据交换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4.
"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除了转变教育观念、面向经济发展、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之外,应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机结合的高职院校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5.
交互式多媒体呈现系统一般由呈现内容和呈现控制流程两部分组成。通过引入通用转换网络,对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内部呈现流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讨论了该形式化描述下呈现流程的重用性;提出了将呈现流程与呈现内容相分离的系统实现策略;给出了呈现内容描述和可呈现对象相结合的呈现内容表示方法。该策略和方法可用于设计实现交互式多媒体呈现系统创作平台,利用该平台创作的呈现系统能够并发地呈现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系统及其组成部件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26.
张国强 《晋阳学刊》2008,3(1):50-53
社会公平、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概念相近而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社会公正观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革命家都对社会公正进行过理论探讨或革命实践。社会公正观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科学的社会公正观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保障经济繁荣的迫切需要、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前提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伦理要素。  相似文献   
27.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繁荣至今的根本所在。但我们在强调发展的同时也大力倡导社会公正的实现,只不过是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加提倡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实现”,这种“公正实现”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8.
社会公正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社会公正体现了我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9.
对缓刑制度进行价值分析,能够为该制度设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评判找到标准和方向,同时对于制度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对缓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就是对缓刑如何体现刑罚价值的分析.刑罚的终极价值是正义、秩序和自由.缓刑制度通过弥补报应刑论和预防刑论的缺陷而最终实现正义、秩序和自由.  相似文献   
30.
法律似乎与生俱来地与正义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正义是永恒的,而正义的内容常变.然后考察不同生产方式下的不同的正义变化,并主要分析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应然正义.最后以此构建中国在当前历史时期符合正义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